第4章(第1页)
比如钟从姗回到钟家后不久,钟家夫妇为她请了各种老师,到家中授课。
他那天赶巧,替他爸送一幅字画到钟家。
恰巧碰到在花园里学大提琴的她,那位老师赵今越倒是听说过,在国内外都很有名,资历相当深厚,一般不对外授课。
他当时想,钟家为了弥补她,对她也算是煞费苦心。
那天他看见钟从姗站在花园里,被那位老师疾言厉色地训斥,钟从姗像个小学生一样,一直低着头挨训,一声不吭。
没一会儿老师中途离开休息去了。
赵今越以为她那样温软的性格,怕是早已哭红了眼睛,他当时动了恻隐之心,本想上前象征性安慰一句,但公司有事,时间太紧,只得匆匆离去。
等后来再想起这件事来的时候,听说那位老师已经出国,再也没出现在钟家过。
他当初觉得最多不过是朽木不可雕,没深想过这其中关联。
如今仔细想想,当时就有风声传出,说钟家绿植太多,昆虫也多,那位老师最怕昆虫。
这其中必定有她的手笔。
原来反骨的性格,早就有迹可循,什么乖巧温顺,她一直在伪装而已……
这种隐藏的性格,延续直他们婚后。
赵今越坐在椅子上,翻开那本书,瞧了瞧,钟从姗好像十分热衷于看这种没头脑,没逻辑的言情小说。
他们领证后不久,搬到一起住,偶尔他在书房办公,会听见隔壁卧室,发出诡异的笑声。
等他走过去敲门时,又看见钟从姗捧着他书架上,一本晦涩难懂的古典文学,认真地在看。
想起那一阵笑声,赵今越觉得更诡异了。
有一次他上楼,去书房,途中经过卧室时,又听见那种笑声。
于是折身回去推开卧室门,看见钟从姗的笑还挂在脸上,这本书正被她捧在手里,他冷着一张脸站在门口许久。
钟从姗当时插科打诨,三两句话糊弄过去,赵今越实在忙碌,也没工夫跟他扯这些鸡毛蒜皮。
大约婚前婚后是有不一样的地方,他想两个人既然结婚了,肯定会渐渐露出最真实的一面来。
赵今越那时这样说服自己。
因为他觉得自己和钟从姗相处的那几年,对方也没有完全了解自己。
他总会让她变成自己满意的样子的。
毕竟她听话又乖巧。
只是如今钟从姗将他的尊严和面子践踏,再看到这种书,自然就会戴着有色眼镜看待。
赵今越心里当然是鄙视她的,有这时间,干点儿什么不好?
不指望她给他提供多少价值,和事业上的加持。
至少提升一下自己穿衣品味,精进一下自己英文水平和社交能力,或者和那些太太约个下午茶……
真是白瞎一手好牌……
他带着情绪翻开那本书,扫了几眼,就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