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2页)
长生引,赵岚苼确实听说过这个东西。
传说上古时期,第一批飞升的神因天庭神职空缺太多,世间凡人又大多还未开化,拥有神格且有得道飞升潜质的人少之又少。于是便有神配出一道名为“长生”的仙引,提携了一批资质上佳的凡人为神所调配凡间事务,因此这群人也得到了不老不死的仙身。
可这终究只是传说,即便是赵岚苼为仙门掌门人,对长生引的了解也仅仅是儿时道听途说的神仙故事,更不知这长生引竟还能有具体的配方。
再者,什么楼兰什么法师,一听就是冠冕堂皇的骗局。惠景帝大概是被自己寿数将尽的预言吓傻了。所谓病急乱投医,正是如此了。
赵岚苼起身拱手道:“陛下,那楼兰法师现下于何处?请上殿来,臣与他对峙一番便知真假。”
惠景帝见赵岚苼冥顽不化不肯相信,有些不悦道:“神官自己未曾所见,不代表这世间就真没有。楼兰远在天边,大梁疆域有限,沂水祁山之外,即便是长明宿掌门,没见过听过的奇门异术奇珍异宝也有万千!”
赵岚苼知道已触碰了惠景帝的逆鳞,现如今一切能令他活下去的方法惠景帝都会尝试,更何况长生不老这种他本就梦寐以求的事情。
可她不得不说,仍然坚持道:“陛下所言极是,但臣虽见识短浅,却知天下法则万变不离其宗。”
惠景帝嘲讽道:“朕本以为,朕与神官是一路人,没想到错了。神官既然也是坚信天下有定法之人,又何必在预知了大梁必然抵达灭亡后,还在这里同朕谈什么解决之法?”
赵岚苼无言反驳,确实,在天罚下寻找解决之路,和在自然法则下寻求长生之法,有何分别。
但她还是隐隐觉得不对,惠景帝当真是为了大梁的延续,大梁百姓的安危才千方百计谋求长生吗?
赵岚苼只得后退一步,“陛下,臣确实自知没有理由阻拦,但至少令臣见一面那位楼兰法师。”
惠景帝却道:“法师居无定所,行踪更是飘忽不定,留下一张方子便走了。”
说完,惠景帝将一张纸递给赵岚苼,“不必再多说什么了,朕意已决,这方子上其他都好说,唯有两三样仙门所产的材料。还有一样最难寻得的东西,朕也是因为这个东西,才特此将神官召来。”
赵岚苼将那方子一路看下来,虽有几样东西确实不好寻得,要费不少功夫,但到底是世间确有的东西,唯有最后的那个,完全是天方夜谭。
惠景帝道:“不错,最后那样龙骨,的确不是能轻易拿到的东西,但也不是不可能。”
若不是站在面前的是大梁的皇帝,恐怕赵岚苼早就骂人了。好不好得是去寻的人才说的算的,哪里是高枕无忧在宫里坐享其成的皇帝陛下,轻飘飘一句话就寻来的!
赵岚苼将心火压了又压,才道:“陛下可知,这龙骨,是取上古烛龙的龙骨?”
惠景帝似乎并不觉得上古神话中的烛龙是什么稀罕东西,语气轻巧得仿佛是命赵岚苼寻根猪骨熬汤,“朕当然知道,但那位楼兰法师也说了,上古烛龙早已仙去,骸骨就藏于章尾山,由神龙庇佑的族人看管着。神官神通广大,就连山河龙脉都能开阵取其龙灵之气,相信一根烛龙骸骨,与你而言取回来也并非难事。”
一句并非难事,就令赵岚苼跨越了一整个大梁。
实际上,真如惠景帝所言,取龙骨不难。只要登上章尾山,跪于山顶的神龙住前诚心发愿,便能得那根传说中的烛龙之骨。
许愿不难,难的是登上章尾山。
章尾山乃是不周之地群山峻岭之中的一座最高的山峰,山路更是险象丛生,回旋曲折,光是徒步攀登便要七天七夜。
然而这还不是最难的,要登上章尾山的山顶,就需要过三道山门。
这三道山门分别叫做:无欲,无求,无念。
一如三道山门的名字,凡自山门下经过的人,必须要做到无欲无求无念。如若不然,便会一直在同一段山路上打转,永远到不了下一道山门,更不必说山顶。
龙骨的作用并非单单一个长生引,是稀世珍宝,无价无量。来攀登章尾山的都是求龙骨之人,这便根本做不到无欲无求。
即便真有人无欲无求,又何必来攀一座仅有龙骨的章尾山?
这几乎是一个悖论,也正因如此,虽有人知晓龙骨就藏于章尾山,却极少有人真的来寻。因为几乎所有人都在第一道山门前打转,转个十天半月也登不上去。久而久之世人只知章尾山是一座无人能攀登到顶的鬼山,却无人知晓这条神奇山路其中的玄机。
赵岚苼当然也同世人一般,只知三山门的名字,却对三山门的规则一无所知。抬腿就登上了章尾山,没有任何意外的看到了第一道写着“无欲”的山门。
走了一会,畅通无阻地望见了第二道写着“无求”的山门。
就当她以为很快便看到第三道“无念”山门时,一抬头,却发现头顶还是那一模一样的“无求”二字。
在来来回回看到第三遍“无求”之际,赵岚苼终于意识到,是自己无法度过“无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