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1页)
“言之有理。”照铮问道,“山白,我该怎么做?”
照山白道:“三叔,你知道照氏这些年跟那些氏族关系最紧密,找一些你信得过的朝中官员,上书,请求陛下严查私铸劣钱一事,并且要查照氏贡品的来历,一定要查清楚。最重要的一句话,一定要有:‘凡私铸劣钱者,格杀勿论’!把事情做绝,说不定就会出现转机。”
照铮惊慌道:“山白,你这不是要害了你的父亲吗?”
“三叔,你先冷静。”照山白安抚道,“物极必反,如果朝中有很多人认为私铸劣钱是死罪,那么那些曾经参与过铸币一事的官员,定会人人自危,他们会替咱们想办法保住父亲的。他们很清楚如果父亲死了,那么下一个大难临头的人就必然是他们了。”
照铮叹了口气道:“好。就依你之言,先走一步看一步吧。”
“三叔。”照山白叫住照铮,“你当真不知道照府里的那些贡品,是怎么来的吗?这件事才是最重要的,往小里说是私藏贡品,往大里说可是私通旌梁贵族,意图谋反!”
照铮欲言又止。他握着照山白的胳膊,沉思道:“山白,有些事三叔不能说。如果你实在是想知道,也只能亲自去问你的父亲了。这是个秘密,一个牵扯到皇室命脉的秘密。”
父子相见
修建诏狱的工程进展的一直很慢,郑坚去泸州修筑坝堤后,这事拖得就更厉害了。如今关押照宴龛的屋子,还是诏狱走水后审讯张天的那几间破茅屋。
廷尉的人把这几间破茅屋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是真怕有人劫狱。
这种地方视野开阔,周围便是条条大路,若是想要在此处劫狱,要比在原先的诏狱容易的多。
因此,近来朝中甚至有不少官员议论,他们怀疑那场大火是照宴龛在里头闹得鬼,他早就料到自己终有一日会沦为阶下囚,所以趁乱把诏狱给烧了,方便自己的亲信劫狱!
众说纷纭,传言愈演愈烈,草草结案的诏狱走水一案,又被柳夜明给翻出来了。
审讯室内,照宴龛穿着破烂的囚服,被人绑在刑枷上。
那张平日里严肃威严的官相如今占满了泥土和血迹,混了白发的青丝垂在额前,半遮着一双空洞无神的眼睛。他的双手被铁链锁住,手腕上满是淤青和裂口,指尖因寒冷而微微颤抖。
火盆中的炭火映照出他苍白的脸色,额头上密布的冷汗与血迹混杂在一起,显得格外狼狈。
这是一个彻彻底底的阶下囚,无人在意他曾经是谁,如今他就只是阎王爷脚下半死不活的罪人!
柳夜明踩着照宴龛穿过的破烂不堪的官袍,坐在他的对面,细细地打量着他。
沉默片刻后,野狐狸换上了那张假惺惺的皮,他斥责手下道:“我手底下这些个奴才下手没轻没重的,怎么给照大人折磨成这样了!真是该死,人证物证都已经摆在那儿了,还审什么?快,给照大人放下来,喂点水。”
柳夜明手底下缺人,逯无虚给他送来了不少太监,这些人明面上是为柳夜明所用,背地里还是听逯无虚的话。
这些个人平日里在宫里低声下气地做奴才,好不容易得了机会挺直腰板,他们也想狐假虎威,耍耍威风。
这些太监对照宴龛下手不轻,把人往死里打,留着一口气就行。
照宴龛的手骨腿骨都已经断了,铁链子刚撤下去,人就像张软软捏捏的褥子,坠到了杂草堆里。
柳夜明见状,不由得吸了一口冷气。一旦进了诏狱,人就不再是人了。
屋外黄豆粒大的雨“吧嗒吧嗒”地砸着地面,屋内仍然静得能听见刑具下每一声痛苦的呻吟。
照宴龛已经算是能忍的了,他身上的气节还在,就算是让他死,他都不可能失声低吼。
水喂不进去,照宴龛一喝就吐,本来胃里就没什么东西,这一吐,他的脸直接青了。
柳夜明摆手示意旁人退下,他走过去,扶着照宴龛道:“相国大人,从前您待我不薄,我把人给您带进来了。我这可是拿自己的脑袋给您撑时间,别让我等太久。”
照宴龛抬了抬眼皮子,还没反应过来柳夜明说的是谁,照山白已经穿着蓑衣走了进来。
照山白抬起头,见到照宴龛这幅样子,两腿一颤,跪在了地上。他不敢去看照宴龛伤痕累累的四肢,垂眼道:“父亲,我来迟了,是我无能!”
“谁让你来的!你怎么敢来的!”照宴龛抬不起手,他靠着灰墙一边咳一边斥责道:“你不要命,照氏几百号人也不要命么!”
听到这句话,照山白猛然惊醒。从前他总是觉得自己能置身事外,能做一只闲云野鹤,做个游手好闲的风雅公子。只要他不沾染尘世间的腥酸臭烂,他就能洁身自好,远离是非,独善其身。
如今他看着审讯室中浑身是伤的父亲,听到他忍着剧痛也要对自己说的这番话,清醒地认识到他从始至终都不能置之度外,他是照氏的嫡长子,他的身后是照氏上百条人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的肩上有责任,他必须扛起这份责任。
照氏家训有四:博学善智,德行天下;经世致用,为国为民。
照山白少时避世之时,照宴龛用戒尺责罚他,因为他没有把家训记在心里;后来照山白入朝为官,束手束脚,不敢一展才学,照宴龛罚他,因为他没有把家训用在实处;如今照宴龛训斥他,因为照宴龛从他空洞的眼神中看不到照氏的期望,他的眼里没有家,没有国,没有天下万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