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1页)
广和楼中,三层戏台上熏风卷过茜纱幔,忽听得云板轻叩,丝竹声如涟漪荡开。
台上人唱着一首《长恨曲》。
只见那扮作仙君的戏中人徐步登台,着一袭月白广袖鲛绡衫,衣摆以金线暗绣白鹤纹,腰间松垮系着碧玉髓带,行动时袍袖翻飞如鹤唳九天。
他面上傅了珍珠粉,眉间一点朱砂晕染,乌发半披半束在鎏金狻猊冠中,眼尾斜扫黛青,清冷中透出了三分冶艳。
手中麈尾[3]银丝拂过台下席间,引得几位簪花郎君掷去袖抓他的衣袂,琅然声没入笙箫。
台上戏中人眉目含情,回眸时眼神中满是哀怨:“可恨薄情郎呐,不知君心似我心,似水的深情付诸东流啊——”
他启唇唱罢一句,忽将麈尾[3]抛向伴舞的胡姬,反手抽出腰间软剑。
寒光乍起时,广袖如雪浪裂层层翻飞,露了出腕上缠绕的银铃。足尖踏着皮鼓舞剑,他反手挽着剑花。
戏中人的剑花挽得密不透风,婉若游龙。剑光与烛光交相辉映,好似日落后荒原尽头乍破的天光。
倏尔乐声转柔,十二幅缃色缭绫从梁间垂落。戏中人反手将剑插回云母屏风,信手扯过一匹缭绫缠在臂间,以翩若惊鸿之姿,逐绫而舞。
他蓦然仰面折腰,花瓣般的碎金箔从天而落,好似漫天的金色雨。
金粉散发着摄人心魂的香气,勾的在场的文人雅士各个敞开薄衫,恨不得立刻冲上戏台,亵渎了那位戏中仙人!
仙人坠落于凡尘,虽是美景,却实在算不上是美谈。
可在座的文人雅士却根本顾不得这些,他的眼中只有戏子的腰肢和笑颜,哪还管此景到底是喜还是悲情啊!
戏中仙人的如柳枝一般的身姿在金箔雨中渐渐显露之时,满场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玉如意敲击珊瑚案的清音。
这是大徵贵族示爱的风雅旧俗。台下宾客侧卧在鹿皮软垫上,依靠着珊瑚案,把玉如意扔到一边,轻轻地摇着羽扇。
灯光骤然亮起。
紧接着满座哗然:“好!好一出‘仙人堕尘寰’!妙哉啊,妙哉啊!”
“不愧是满春楼的花魁,只是远远地看上一眼,就让人‘浮想翩翩’啊!”
“再来一舞,走近些,让诸位好好地瞧瞧这仙人之姿!”
戏中“仙人”在乐声最激烈之时悄然退场,留十二位舞伴在台上翩翩起舞。
漏鼓三更,戏台绒毯已积了层琼花瓣般的碎金箔。
看台上的凌王意犹未尽,抚掌道:“戏中郎君这‘仙人堕尘寰’的把戏,倒比玄学的‘三玄之义’更摄人心魄。本王甚是喜欢,赏!”
董典倒了酒,连忙躬身凑上前道:“能让殿下您觉得这出戏唱的好,是诸位美人的福气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