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5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刚从窖里取的,”他把红薯放在石桌上,“德胜你带回去,让嫂子蒸着吃,比新挖的还甜。”

周德胜连忙摆手:“这哪好意思,上次割芝麻就麻烦你们了。”

傅煜城从院里走进来,手里还拿着编了一半的菱角藤篮:“邻里街坊的客气啥,下次你家收玉米,多送两个嫩的就行。”

小兰蹲在院里编蚂蚱笼,菱角藤在她手里转着圈,很快就编出个小巧的篮底。

“您看这样编对不?”她举着藤篮问傅煜城,竹编的兔子筐放在旁边,里面的菱角已经剥出小半盘。

傅煜城放下手里的活计,帮她把藤条捏得更紧些:“再编两圈就能收口了,加点红绳当提手,比买的还好看。”

念安举着剥好的菱角往蒋建华嘴里送,菱角的清甜混着桂花的香气在舌尖散开。

“慢点喂,”蒋建华笑着张嘴接住,“别把菱角渣掉肚兜上,刚补好的。”

念安却指着院角的芦花直嚷嚷:“花,白,像雪。”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只见秋风卷着芦花飘过篱笆,落在周德胜的草帽上,像撒了把碎银。

晌午的日头爬到槐树顶时,蒋建华的辣椒方子已经写在纸上,周德胜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兜里。

“多谢建华嫂子,”他往竹篮里装着红薯和芝麻糕,“回头让我家那口子做了,第一时间给你送来尝尝。”

傅远山往他手里塞了把晒干的桂花:“泡在茶里喝,解腻,配你家的玉米饼正好。”

云棠音把晒好的红薯干收进陶罐,盖子上贴着张红纸,写着“念安的零嘴”。

“这罐得放在灶台上,”她擦着罐口的灰尘,“冬天冷,焐在灶边,吃着不冰牙。”

宋玉双纳着念安的棉鞋走进来,鞋帮上的虎纹已经绣了一半:“我把鞋帮做得宽些,明年春天脚长了还能穿。”

傍晚的霞光把荷塘染成金红色,傅煜城带着念安和小兰去摘菱角。

念安坐在木盆里,小手划着水,银长命锁在夕阳下闪着光。

“慢点划,”傅煜城扶着木盆边缘,“别把盆弄翻了,菱角没摘着先成了落汤鸡。”

小兰站在岸边用竹竿勾菱角藤,竹编的兔子筐已经装了小半筐,笑声惊得荷塘里的鸭子扑棱棱飞起。

蒋建华站在院门口望着,手里的虎纹肚兜已经补好,金线绣的虎尾穗子在晚风里轻轻晃。

储物间的陶罐们安静地立在墙角,茄子酱的酸香、辣椒的辛香、芝麻盐的咸香混在一起,在暮色里酿成独特的暖。

她忽然想起开春时撒下的南瓜种,如今已经爬满篱笆,结出的小南瓜在叶间偷偷笑,像极了念安圆滚滚的脸蛋。

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槐树叶,念安抱着满满一兜菱角跑回来,虎头靴上的泥点蹭了满身。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