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第1页)
他说,“四月初五,北凌王挂帅亲征,北境军统领刘壤身先士卒,一举击溃北凌王军……刘壤将军英勇殉国。”
成景泽身形一晃,抬手按在桌边,五雷轰顶般砸得他动弹不得,但实则,却也无有那么意外。就好像你深知,一个人的离开早晚会带走另一个人,只是拖一天是一天罢了。
向瑾坚定如冰的目光直视过来,“臣请驰援北疆,望陛下准允。”
成景泽沉吟良久,现下,必定要有一人回京,一人奔赴战场。
最终,他说,“望世子平安凯旋。”
皇陵之乱时隔三年后,一道圣旨宣告帝王回归。
“荣国公世子学贯经史,忠勇无畏。即日,世子承袭荣国公之位,擢镇北大将军,涤荡北寇,以振国威。”
向瑾星夜兼程,直奔北疆。北凌不同乌蒙及十六部松散联盟,其根深叶茂,乃大晟多年宿敌。十数年前,向珏替新帝出征,苦战险胜,亦为国捐躯。
如今,向家幼子披挂上阵,携夙日国仇家恨,兼将军新丧哀兵之势,先声夺人,逼退北凌王军。但其毕竟年轻,经验不足短时服众,北境驻军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内忧外患,此战旷日持久,非一日之功。
第一年,双方互有进退,于边境一线迂回试探。
第二年,北凌王军卷土重来,前线失手,举兵后撤。
第三年,生死一战,向瑾于乱军中一箭射中北陵王胸腔,北凌撤军。
第四年,北陵王重伤,绵延五月,不治而亡。治丧期间,北凌二皇子夜袭大晟驻军营地,持刀坎伤北疆主帅。送往京都的军报一言以蔽之,荣国公轻伤,但向瑾私下里修书一封送往飞鹰军,请援。飞鹰军主将崔嫣八百里加急密报抵京,一月后遣副将华楚带五万人增援北境。
第五年,北凌二皇子继位,勇猛更胜其父,双方战事激烈胶着。
年终岁尾,后方大营中,年轻的荣国公坐于案后,审阅战报。
“咳咳咳。”帐中不时传来闷咳,年前那场刺杀,北凌二皇子买通军中守卫,亲自潜伏暗杀,一把尖锐的匕首刺穿了向瑾肺脏。好悬捡回一条命来,遗症迁延不愈。
“禀将军,”帐外来报,“盛京驿使到。”
向瑾低声,“请。”
他以为不过又是常规的文书往来,谁知两名驿使扛着一麻袋的书信前来。向瑾狐疑地收下,令人前往歇息。
他解开麻袋的封口,掏出一捆捆垒在一起绑好的信封。每一捆上边,细致地标注了日期,一看笔迹便是无一的。最早的一封可以追溯至五年前,他打开,是一张揉过的信纸,只有抬头称呼……
向瑾,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