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3章 娶妻娶贤(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仲民,小雪,我的几个朋友来给你们贺喜了。”

张仲民他们三人立马热络的迎了出去。

“堂哥,修远同志,振华同志,爱国同志,快里面请。”

这几个哥哥跟冯雪都没有什么往来,但是也都见过,她也依次喊人。

陈修远笑容温和,“冯家妹妹,恭喜你呀,终於把终身大事定下了。”

说完又看向张仲民,眼神里带著几分打量。

“仲民同志,也恭喜你了,真是没想到,上次匆匆一面,这才多久?你不仅升了主任,还把国良家的掌上明珠娶回了家,这速度,这本事,让人刮目相看啊。”

他的话里带著祝贺,却也隱约点了下躥升速度。

赵爱国在一旁笑著接话,“修远说得对,仲民同志现在是双喜临门,前途无量啊,我们这些老傢伙都快追不上了。”

他目光无意间看向了,年龄更大一点的闻超。

此时,闻超直感觉自己像个误入贵客雅集的粗鄙农夫,手脚都不知该往哪里放。

张仲民面上笑得更加爽朗,“两位真是过奖了,都是组织信任,才有今天这点成绩,要说本事,跟各位比差远了,以后还要多向各位学习请教。”

冯雪適时地招呼道:“都別站著说话了,咱们先进屋坐著说吧。”

眾人先是把手中的贺礼送了出去,这才落座。

张仲民帮著端上瓜子和茶水,冯雪让他也坐下,这些小事,她自己来就好。

闻超很快就融入进这个氛围里了。

起初,一切都很顺利。

冯国良他们都对他客气地点头微笑,闻超也適时地插话,介绍街道办如何,语气带著基层干部特有的实在劲儿。

陈修远还笑著应和了一句:“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闻干事辛苦了。”

这让闻超心头一松,感觉似乎能融入这个圈子了。

然而,当话题深入,无形的鸿沟开始显现。

陈修远端起茶杯,隨口问道:“仲民同志,上次听你提的开荒点,规划司对土壤改良方案有反馈了吗?明年春耕前能拿到改良剂的指標吗?”

闻超听著这些词,心头一懵。

他只知道张家村在开荒,改良剂这种东西他完全没概念,只能保持微笑,手心却有点出汗。

“那片地的原始植被记录有吗?开荒后,深层土壤的淋洗方案怎么考虑的?”

李振华接著开口,“水资源还是太少了,周期又长,恐怕影响头两年收成,你们村子没有什么別的打算?”

“水资源这边已经联繫好水库,在我们自己还没蓄水的阶段,可以借用一些,农机那边也联繫好了,准备引入点小型灌溉设备。”

李振华还是有些不够落地,根本都没觉得刚刚那番话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那这样的话,就差人力了,你们村里还能继续开荒吗?”

因为他那个位置,最常见的就是优化资源配置,偏向重点示范项目。

只要是掛上號的试点,都是一些政绩的必要付出。

冯国良坐在一旁,手里把玩著一个打火机,听著他们的对话,没有立刻表態。

他当然清楚这些方案,对於普通农村开荒来说,成本和技术门槛都太高,根本不具备推广价值,更像是一种亮点工程的堆砌。

但张家村不一样。

拆穿?

没必要。

务实如他,更明白维繫这个圈子的和谐。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