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流云化彘(第1页)
金陵城外,栖霞山麓。
一座清幽雅致的院落掩映在苍翠的竹林之中,白墙黛瓦,飞檐翘角,颇有几分江南园林的韵味。
院门上悬着一块朴素的木匾,上书“静思居”三字,笔力遒劲,透着一股书卷气。
这正是如今在流云剑派内小有名气的少年弟子——萧默的居所。
两年时光,足以让一个十四岁的枯槁乞儿脱胎换骨。
十六岁的萧默,身量拔高了不少,虽仍显清瘦,但骨架匀称,眉目间已初具英气。
他穿着一身流云剑派内门弟子的月白劲装,腰悬一柄制式长剑,行走间步履沉稳,眼神清澈明亮,嘴角常噙着一抹温和的笑意,任谁见了都要赞一声“少年俊彦”、“谦恭有礼”。
他天赋极高,入门不过两年,已将飞鸿剑派的基础心法和剑招练得纯熟无比,甚至隐隐触摸到了更高境界的门槛,深得掌门和几位长老的喜爱。
加之他为人勤勉,待人接物谦逊温和,对同门多有照拂,在派内人缘极佳。
他更是以“思念已故义母,不忍睹物思人”为由,婉拒了住在山上弟子舍的提议,用“义母”林雪鸿留下的“遗泽”(实为仇万仞随身携带的巨额银票),在风景秀丽的栖霞山脚下购置了这座“静思居”,独自居住。
“萧师弟,今日的功课做完了?下山这么早?”山道上,一位年长的师兄笑着招呼。
萧默停下脚步,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带着一丝腼腆的恭敬笑容:“回李师兄,今日的剑招已练了百遍,心法也运行了三个周天。想着下山买些笔墨,顺便…去义母坟前看看。”他语气低沉下来,眼中适时地流露出一抹哀思。
李师兄闻言,脸上也露出同情之色,拍了拍他的肩膀:“唉,林师叔侠骨仁心,天妒红颜啊。默儿你有心了,快去吧,路上小心。”
“谢师兄关心。”萧默躬身行礼,目送师兄走远。
当他直起身,脸上那抹哀思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深潭般的平静,甚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冰冷。
他转身,步履轻快地朝山下那座名为“静思居”的院落走去。
推开厚重的院门,里面是精心打理过的庭院。
假山流水,花木扶疏,环境清幽雅致。
萧默穿过回廊,径直走向后院一间看似普通的书房。
他反手关上书房门,脸上的温和彻底褪去,眼神变得锐利而专注。
他走到书架旁,手指在几本特定的书籍上快速按动。
“咔哒…咔哒…咔哒…”
几声轻微的机括声响起,沉重的书架连同后面的墙壁,无声地向侧面滑开,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向下的幽深入口。
一股混合着淡淡药味、熏香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情欲与绝望交织的微弱气息,从入口处弥漫上来。
萧默没有丝毫犹豫,闪身而入。入口在他身后迅速无声地合拢,恢复成毫无破绽的书架墙壁。
沿着盘旋向下的石阶走了约莫半盏茶功夫,眼前豁然开朗。
与地上“静思居”的清雅截然不同,这地下空间庞大而阴森。
冰冷的青石墙壁和地面在镶嵌的夜明珠惨白光芒下泛着幽光。
空气潮湿,带着地底特有的阴冷和那股挥之不去的、混合着药味与情欲的气息。
空间被粗大的精钢栅栏分割成几个区域。
最外围像是一个储藏室,摆放着各种瓶瓶罐罐(药物、精油)、成匹的昂贵丝绸锦缎、精致的首饰盒、甚至还有几盆在夜明珠下顽强生长的、散发着幽香的兰花。
旁边一个区域则像是一个小型的浴房,巨大的白玉浴桶、梳妆台、铜镜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熏香炉,里面正袅袅飘散着清雅的檀香。
而最深处,则是一个被加厚精钢栅栏围起来的、约莫两丈见方的“内室”。
这里没有窗户,只有夜明珠的冷光。
内室的布置,诡异而矛盾地混合着奢华与囚禁。
地上铺着厚厚的、来自西域的纯白羊毛地毯,踩上去柔软无声。
角落里摆放着一张宽大柔软的锦榻,铺着光滑如水的冰蚕丝被褥。
锦榻旁是一个矮几,上面放着时令的鲜果、精致的点心和一套温润的白玉茶具。
墙壁上甚至挂着一幅意境悠远的山水画。
然而,与这舒适环境形成刺眼对比的,是锦榻四角延伸出的、固定在石壁上的粗大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