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报复(第2页)
周沛一便招他上前耳语一番。
说完,段给使神色一顿,忍不住抬眼和她对视一瞬。
终究还是应下,转身离去。
“坐吧,别动不动就跪。”
凉亭内又只剩下她们两人,周沛一津津有味地看着外面的蹴鞠。
“我听闻,如今长安不少娘子也会打马球、蹴鞠,江南可有此风气?”
李玉娘想了想,答道:“妾身份低微,眼界窄小,不大了解娘子们的事。不过……妾倒是见过穿胡服的小娘子,到阁里来听曲儿。”
“哦?”
周沛一眼睛不离蹴鞠,对她所说却很感兴趣。
“你是说,还有娘子穿胡服,做男子打扮,去青楼听曲儿?”
“是,”李玉娘想到什么,脸上露出浅笑,“不止穿胡服,还有小娘子刻意模仿男子的言行举止,但我们这些专门伺候郎君的,是男是女又怎会看不出来?只是都装作不知罢了,倒也十分有趣。”
周沛一想象着那个画面,也不由得失笑。
“确实有趣。可见江南风气开化,实有进益。”
李玉娘道:“这都多亏了圣上仁德。”
周沛一捏了颗杏脯放进嘴里,闻言笑道:“我阿耶又不在这儿,用不着恭维他。”
李玉娘也跟着笑笑,神情放松了些,把手放在还冒着热气的茶盏上暖。
“妾并未恭维。听阁里的妈妈说,若是十几年前,像我们这样的女子,全都被那些占山为王的土匪拖走,没有几个能活着回来的。就算侥幸回来,也都是衣不蔽体,浑身是伤,哪能跟现在相比?妾来长安之前,还听闻洪州开了一家女子书院。”
听到“女子书院”,周沛一不禁瞅她一眼。
“女子书院?不知这书院都招收什么样的学生?”
历史上并非没有只招收女子的书院,但这种一般只教学生琴棋书画、女红纺织之类的东西。
平民家的女子一方面交不起束脩,一方面所学的东西与她们而言无用,不如早早嫁人,还能得一份聘礼给家里。
渐渐地,女子书院便失去本真,变成了世家小姐们博取婚前名声的地方。
眼下本朝能开设女子书院,同为女子,周沛一自然乐见其成。
但也不免担心,女子书院又走了曾经的老路。
李玉娘说:“公主恕罪,这个妾并不知晓。不过妾以为,能有女子书院就是好事,江南许多豪绅家的娘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若能入书院读书,哪怕只是出来走走,也是好的。”
周沛一点头,“你说得有理。女子书院不过是个开始,倘若我朝日渐强盛,风气开化,女子哪怕不读书,也能少些规训。”
说罢,她又瞥来一眼,不由得赞道:“李娘子眼界宽广,实在令我佩服。”
李玉娘含笑,“公主谬赞。”
她看着周沛一专注的侧颜,心中不由得想,没想到传说中最得圣宠的昭阳公主并非跋扈高傲之人,反而待人温和,对她这样身份低贱的人,也不曾看轻。
二人闲聊几句,凉亭内再次安静下来。
见周沛一目不转睛地盯着外面,李玉娘抿了口茶,暖了暖身子,也顺着她的视线朝外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