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灵能(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通过对新血者血液中的源晶进行提取,可粗略将灵能分为四类:

1。【耀黑】崩坏型,能够造成超乎寻常的大面积杀伤效果,达到对区域范围的毁灭性打击。

2。【暗金】造物也叫化物型,顾名思义能够凭空变化出原先没有的东西,并对其进行运用和掌握。

3。【流银】控制型,主要是对事物、元素等起到操控效果,绝大多数灵能皆属于此类。

4。【苍绿色】强化型,具体体现在力量、速度、治愈力等多维度的基础素质强化,部分幸运儿还会具备二级强化,表现为某种特殊属性获得超大幅度的增强。

目前主流学派倾向于将四类灵能视作四条泾渭分明的独立成长路径,彼此之间并无优劣之分。但在灵能研究的学术体系中,也有流派始终坚持四类灵能存在显著的递进关系,其核心论证围绕对于灵能的场控精度、对于现实的干预深度和灵能的作用范围三点展开。

强化型是灵能觉醒的基础形态,其作用对象只限于自身,本质是对自身特性的定向优化。这种形态更接近于对潜能的极致挖掘,是灵能和人类的初步磨合,为后续更复杂的能力提供基础适配条件。

当灵能操作突破个体边界,就进入了控制型的层级。此时新血者将自己的能力化为无形的“操控场”,对外部事物施加影响。不论是对意识的的引导还是物体的干预,本质上都是从内作用到外延伸的跃迁,是灵能和外界建立交互的初阶段。

不同于控制型对于现有物质或精神的“调动”,造物型突破了从无到有的界限。通过灵能将力量转化为具象的实体,是灵能对现实和精神世界进行重塑的阶段,标志着新血者突破了既有物理规则的限制。

至于崩坏型灵能,它不再局限于“控制”和“创造”的有序性,而是通过灵能的无序性实现对于大范围的毁灭性效果。其引导出的极致破坏和广域失控,被认为是灵能烟花最高阶段的必然表现。

这一递进理论核心争议点在于,目前所有新血者对于灵能的掌控都无法跨越类型的限制。即便是早已将灵能掌握烂熟于心的新血者,也未展现出向其他类型“进化”所应具备的特点。该学派将其归咎于天赋限制,受基因的约束,不同新血者所能容纳的【镠元素】多少有所差别,也由此决定其对灵能掌握的上限,但但此说法,并未得到学术界认可。

贺玺越看越觉得心惊。

在联邦构建的信息框架里,普通民众对于新血者的认知始终被限定在精心划定的边界内。他们只知道月卫在觉醒后承担抵御畸形物侵袭,保护公共安全的职责,而更多“内部信息”都被锁在加密数据库里,只有少数权限者才有权了解。

这种信息的割裂是联邦刻意维持的平衡感,以少数人的负重前行,换取多数人的岁月静好。既让民众尊敬这些默默地守护,又不必直面力量背后的代价和黑暗。就像绚烂的烟花,璀璨的背后是易燃易爆的高危。

烬日这种行为,在贺玺看来已经达到泄露联邦机密的地步了。

这本“教材”更像是一位学者的笔记,他用大量的篇幅内容记录了关于一种不被联邦主流学派所接受的学说,在贺玺看来很容易被打成“异端”。她开始怀疑烬日这个组织的性质,难道这是一群疯狂“科学怪人”的聚集地吗?

或许叶若澜的猜测才是对的,最起码在所有B序号的身上,都多多少少出现了书中描述的“强化型”新血者的特点。究竟是什么东西在短时间之内改变了他们呢?

笔记中提到新血者的能力和镠元素密切相关,难道是自己在没有注意的时候被人注射了含镠元素的灵能觉醒剂吗?

对了,关于这一点也很奇怪。这本书通篇都使用“灵能”二字,根本没有像宋云迟科普时运用“血灵”这个概念。这是否也是一种观念上的冲突呢?

贺玺只觉得自己深陷进一团知识迷雾,根本理不清头绪。

她快速检查了自己的全身,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注射痕迹。或许是她的猜测错了,又或许是他们消除了注射痕迹,也有可能镠是一种放射性元素,他们在不知不就见就被这种元素的电离辐射影响了。

她挑起自己的项圈上的号码牌,内侧黯淡的金属面泛着不易察觉的冷光,凑近闻,还有一股类似旧电池的酸腥味。这东西最可疑了,说不定有什么东西正借着它往自己的皮肤底下渗呢。

一想到这,凉意顺着贺玺的脊骨爬了上来。

“滴滴~嘟嘟嘟~”

一阵舒缓的轻音乐响起,房间里的灯光被骤然熄灭。银白的月光顺着窗帘的缝隙淌了进来,在地面上铺开一道狭长的光带。

贺玺看了看膝间清晰得文字,她的夜视能力真被增强了。

“算了。”她轻声自语,合上书页时发出轻微的纸张摩擦声。现在的信息有限,与其胡思乱想,不如明天再看情况,说不定会有更重要的内容浮出水面。

她将书放回床头,借着月光脱下了外套。躺进被窝时,头顶传来了一阵低沉隐忍的呻吟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