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三章 兰台(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青绿笑道:“令媛家学渊源,于审美方面必是修为良好,人也长得如漓江仙子吧。”

陆叔脸上笑成了迎春花:“不值一提,小女能有姑娘一半的待人处事,我便放心了。”

青绿停下脚步,小脸皱出一张苦瓜相:“陆叔你这是在骂我呢,我闯的祸多到罄竹难书,没少让爹娘兄姐操心。”

陆叔哈哈大笑:“恕陆叔失言,小女若有机会向你讨教,也让她知道江湖艰辛。”

陆叔领青绿进了东院,指着北面三间正房最东头的一间道:“那便是姑娘的书房,隔壁是董中丞,西头是御史丞管仲舒。”又指着南面一排房子,“此为库房。兰台是官署,也是收藏郡国计薄、臣子奏章、皇帝诏书、规则法令等几类图籍秘书之地。”

青绿点头“哦”了一声,心道:御史丞又是啥?

“当然,只存放与举劾按章有关的图籍秘书,御史中丞亲自掌管,一般的档案图书存放在石渠阁或天禄阁。”

似乎猜透她的心思:“御史中丞之下便是御史丞,侍御史归他管。”前后看了看,客气告辞,“我便不打扰姑娘了,缺甚物件告诉我便可,我日常在西院呆着。”

青绿施礼:“谢过陆叔。”目送他一拐一拐出了东院。

瓜老头没有露脸,只给青绿派了两件事,一是给瓜地的黄瓜秧浇水,二是在他回兰台前读完书房内所有书册。

于是每日,静悄悄的东院,青绿将脑袋埋在桌上堆积如山的书册之中,一边看一边嘴上念念有词。

她对文字有过目不忘的本事,但记得牢却未必能理解,又不敢打扰西院里埋头书案面无表情的吏员们,便只能自己生吞活剥囫囵吞枣,吃下去再说,消不消化看胃的造化吧。

每日寅时她苦兮兮地与大哥同乘一辆马车进宫,到晚间等大哥忙完庶务再一同回家,常累得泡在浴桶里都能睡着。

妹娘心疼却知道劝也无用,便吩咐丫鬟们将膳房与浴房无缝对接,确保她吃饱洗漱完便能上床睡觉,中间无片刻耽搁。

饶是如此,在去皇宫的马车上,青绿仍是东倒西歪地睡了一路,凡不凡想与她说话都不忍心叫醒她。

此日,她看到涉及监察职能的部门及分工一节,既有中央的又有地方的,直看得眼花缭乱,合上书本抬头感慨:原来并不只有兰台在干监察这份活啊。

她挠挠脑袋,想起娘教过她的读书办法,纷繁事物皆可图示,图画得出来,经纬便也理清了。她找出一张纸,在纸上列了几个名称,又分别用直线各各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一张清晰的网格图便呈现在眼前。

果然,她的头绪没那么纠结了。

这是一张纵横交错的监察网。垂直监察体系,由御史中丞、刺史、督邮和廷掾组成;横向监察体系,由兰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组成。

于纵向而言,其时天下实行郡县制,划分为十三州和一个司隶校尉部,共十四个监察区,每州派刺史一人;郡设督邮,县设廷掾,负责辖区各级官员监察。

于横向而言,监察机构有兰台、丞相司直、司隶校尉三大系统。

兰台御史中丞为中央专门监察机构长官,包括三公在内的中央及地方二千石官员均在其监督之下;丞相司直代表丞相行监察权,监察除京畿之外的百官;司隶校尉仅负责监督京畿官员,有独立监察权。

如此,形成了中央与地方彼此分离,又紧密联系的多元监察网络,各监察体系既分体运行,又互相交叉、彼此制衡。

“大网一撒,所有官员便如网中之鱼,当然我也是网中的一条小小鱼。”青绿抚额。

她继续往下看,当看到御史和侍御史的职责及分类时,又开始头大如斗。

御史职责为监察违法、举劾违失、受理中央公卿奏事等;侍御史奉诏监察,有违失则劾奏。侍御史又分治书、绣衣、符玺等类别……

青绿不得要领,又翻回之前有关御史中丞、丞相司直、司隶校尉的职责,自言自语道:“同是监察,这谁的官更大些?”

“切,哪冒出来的傻丫头,你管他谁官大做甚?”一声嗤笑传入她耳内。

她从小山一样的简牍中探出脑袋,看见一名胖子双手撑在书桌上,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这胖子臃肿的身躯能顶两个常人,胖脸上一双小眼睛熠熠生辉,高鼻梁下一张阔嘴,腮边两个圆而大的酒窝,虽满眼嘲讽,然面部表情却透出一丝极不合时宜的暖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