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御史(第2页)
不凡心潮起伏,又怕自己紧张的情绪吓着青绿,便掀开窗纱望向车外,但见墨色浓云在天空翻滚,不时现出道道闪电。
青绿心里不托底,语气有些飘忽:“御史中丞,权力很大么?”
不凡回过头来,脸色已然转霁。他放慢语速,唯恐青绿听不明白:“这得从头说起。汉帝国权力结构呈塔形,塔的顶端是皇帝,之下是丞相、太尉及御史大夫,合称‘三公’。丞相居百官之首协理政事,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事务。”
青绿似懂非懂。
不凡顿了一顿,若有所思道:“爹去世将近两载,丞相仍是虚位以待。”一般而言,丞相位出现空缺,由御史大夫升任。
青绿的心隐隐作痛,双眸泛起泪光。
不凡忙收回脱缰的思绪,接着上面的话题:“御史大夫之下便是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不在宫外的御史大夫府处理庶务,而是另居宫中兰台,直接听命于皇帝。其职责,对外监督部刺史、对内管领御史及侍御史。”
青绿听得云山雾罩,有些忐忑地打断大哥的话:“大哥,何为刺史?何为御史及侍御史?这屎那屎的,我脑子都被糊住了。”
不凡咳了一声,忍笑道:“简而言之,御史专职监察,侍御史是直接听命于皇帝的御史,而朝廷派往各州的监察官员便是刺史。”
见青绿双眼茫然,不凡放缓了语气:“一下与你说这些,你也不明白。你只需知道,御史中丞虽为御史大夫下属,但在行使监察权时却不受御史大夫限制,可直接面圣弹劾不法者。执监察之牛耳者,兰台掌门,便是那位欲收你为徒的御史中丞董清辉。”
这最后几句青绿倒是听明白了,她有些后怕:“所以他若要杀我,便如捏死一只蚂蚁?”
不凡摇摇头:“只知他疾恶如仇,眼里容不得沙子,曾经他深爱的女子求他放过自己的父亲,他铁石心肠不为所动,以至于那名女子随父流放死于中途。据说,他想杀谁,即便是罗织罪名,也要不择手段达到目的。”
青绿想到瓜老头的那副尊容,认可了这个说法,心里不免又多了一层骇怕:真要在这么一个心狠手辣的老头子手下讨生活?可若是不答应,还能进宫么?
不由叹气:以为能摆脱秀女的刻板训练,却掉入未知的恐惧,不知是祸是福也。
车内归于沉默。
青绿忽然问:“大哥,你为何还没娶亲?丫丫姐呢,还是时常伤春悲秋?”她眼前浮现出色如芙蓉体态如弱柳扶风的一名女子。
不凡苦笑:“原定去年成亲,孰料爹娘仙逝需丁忧三年。然丁忧才满一年,陛下便以国事繁杂为由将我度情起复,你二哥亦是如此。归伯父之前因蹲过牢狱的缘故,一直抱病,大前年从御史中丞任上致仕,丫丫随他告老还乡。”眸中含了无尽的温柔,“三年没见她了。”
丫丫姓归名若兮,是爹娘替凡不凡聘定的娘子,其父归芾之,几经宦海沉浮,最后回京担任御史中丞。凡、归两家是故交,丫丫亲娘早逝,丫丫便时常寄养在凡府,因其身子虚弱,妹娘多有照顾,不凡亦最喜保护弱小,青绿没少吃丫丫的醋。
十年生死两茫茫,回到京师,已然物是人非。青绿内心一阵酸楚,喃喃道:“二哥何时才能回京呢。”
马车停在约素园门口,二人下了马车,不凡解下驾车的马,跃上马背,勒紧缰绳对青绿道:“晚膳不必等我。”
青绿看看天色,又看看不凡,担忧道:“大哥,要下大雨了。”
不凡道:“无妨。”双脚一夹马肚,朝来路疾驰而去。
浓重夜色之中,兰台灯火通明。
凡不凡一言不发大踏步径直走进董清辉的书房,几名吏员神情慌张碎步跟随其后,却不敢阻拦这个皇帝身边炙手可热的年青议郎。
站在书架前捧着简牍的董清辉听见脚步声,缓缓回头,扫了不凡一眼,朝吏员们挥挥手,吏员们悄无声息地退下。
董清辉面无表情道:“凡议郎光临兰台,有何指教?”
不凡脸带怒容,语气冰冷道:“不敢,我长话短说。凡府与兰台素无往来,请问中丞大人何故要逼迫一个小丫头给你当徒弟?”
董清辉将手上简牍甩在面前巨大的书桌上,冷声道:“我收我的徒弟与你何干?”
不凡瞬间有拿起桌上简牍砸到他脸上的冲动,却仍是压下了怒气道:“旁人自是不关我的事,但你昨日收的徒弟姓凡,是凡家二姑娘,凡府还没穷到要靠女子抛头露面挣银子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