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躲躲风头(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回头却看祝洵身体木木的,好似还沉浸在刚才那些对话中。

顾小枫从小在上京长大,见过太多形形色色虚伪无耻的人,就连自己也学会不拿本来面目示人,所以对于那被摸钱袋大哥的胡言乱语,只能说是略感意外,但也在可预料的范围内。

但显然,祝洵肯定没那么容易接受。

他刚想出声劝解,忽又觉得自己好像没什么立场说别人,毕竟自己也就着祝洵对自己的误解,装作女子骗取她的同情。若是祝洵不是这么一个对危机迟钝,对他人不设防,没有疑心病的人,那她也不至于现在还相信自己是女子。

顾小枫不是第一次骗人,装柔弱不能自理的纨绔本就是他的日常,但是看着木然的祝洵,他莫名有点问心有愧。

却不料祝洵像没事人一样自行出来:“走吧,我们得躲躲风头。”

“……”

“我记得师父刚带我到闽州时,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明明师父帮了那大伯,但他转眼就把师父指成恶人,师父那会儿说问题不在大伯,而在别处,得需要时间慢慢去找寻去化解。所以,在想明白这些事之前,我们得保障不被抓住。”

虽然早在昨夜就顿悟了上京环境的恶劣,也看过了不少无耻之徒,但直接被刚帮助过的人背刺,祝洵远没有看起来那么镇定。

可祝洵的性格向来是越崩溃的时候,表面就会越镇定,越从容,在没有想通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首先要保障自己安生的活着,更别说现在还要兼顾小枫的安危。

于是他们还是按照原计划北进,只是不敢租马车,也不好走官道,只挑那农家乡里走。

天黑之前,本想再找个山洞过夜,远远却在山林间看到了一袅炊烟。

祝洵勉强能吃干粮度日,但她看顾小枫娇声体柔的,虽这一路没说什么,但脸色晦暗,看起来已经魂魄离体,肚子里的咕噜声更是翻腾四起。

御北关险远,可别刚开始就把他累倒。

于是祝洵便去敲响了村内最边缘且房舍最简陋一户的门。根据祝洵的经验,这种住户一般都是老幼之家,因为没有成型的劳动力,所以房舍无人修葺,在村内也不免在各种分配上落于边缘化。

需要帮助的人更容易帮助别人,且不说同理心,就算是从互助交换的角度,很多事情也更好谈。

比如,对方如果答应让他们借住,作为交换,祝洵可以帮助他们修补房舍的残缺之处。门应声打开了一条缝,是一个佝偻的老太,她的眼神很戒备也很胆怯。

“大娘,我们打此路过,不知能都行个方便,让我们借住一晚,只要能讨得一碗汤就行,我和……我们是……额,兄弟俩,能帮你们做些农活。”

门缝中的浑浊的眼球在祝洵和顾小枫身上转了一圈,拉开了门扉。

“你们是两兄弟?”

祝洵心里一虚,难道是老年人见识多,一眼看出,其实他们是两姐妹了。其实祝洵不是刻意说谎,自己独行倒是无所谓,带上顾小枫后,她便觉得装作男子确实如李盈所说,少了许多顾忌。

“感觉长得不太像。”

老太并没有纠结太久,转身引他们进门。

祝洵低头对顾小枫使了个眼色,暗示他不必言明身份,只管跟着自己。

堂屋的油灯已经点了起来,闪烁昏暗,模糊能够看清这家里屋的陈设,比祝洵设想的还要困苦一些。

屋内的空地中央摆着饭桌,饭菜看起来还是热的,面对面放着两幅碗筷,这家应该住了两口人。

饭碗里的汤水还是满的,显然刚盛好,怎么整个屋内就有老太一人。

老太转身在灶台上又盛了两碗汤:“你们别嫌弃,这两年大旱,也只能喝点着这些了。”

汤水很稀,闻起来也没有食物该有的香气,想来应该是沉粮了。

老太端着碗往饭桌边走,忽然愣了一下,祝洵连忙去接碗。

“你们先吃,我去找一下人。”

老太扭身去了后院,没一会儿,带回来一个老大爷,应该是她的老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