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木刀(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八月十七,念窈特意折了一枝桂花给姒墨簪在头上,额间用金箔也点了一朵相辉映的桂花。

今天他们只是打算在坊市四处走走,因此头发只是随意地挽了挽,长长的披发垂在身后。

虽然外面都要披上大氅,但念窈还是仔仔细细给姒墨打理了暗云纹的短衣大袖襦,外层搭了青玉色的荷叶边短袖,走动间仿若云雾流转般飘逸。

沈道固已经在院子里等了一会儿,因为中秋之后还有两天的休沐假,他少见地穿了一身浅色胡服,长寿绣纹样暗纹,收腰收袖,不像平时穿官服那样沉稳,像是策马过长街的年少子弟。

念窈跟在姒墨身后,一见沈道固小声惊呼:“呀,公子穿新衣服啦。”

她觉得是因为没见过这样打扮的沈道固,所以乍一看到才觉得他比平时还要好看许多。

但她又看看沈道固,又转头看看姒墨,觉得仙气飘飘的主人还是要比沈道固好看那么一点儿的,自己的手艺没有被明理比下去,于是很安心。

姒墨看着宽肩窄腰的沈道固,忽然没来由地想,他要是穿道袍一定也会好看,这念头冒出来得可真奇怪。

沈道固的小厮明理也跟着他们,四个人一路走走停停,太阳正当头了才逛到银平酒楼,门口迎宾的小二看到他们却露出一个要哭不哭的表情。

姒墨微微蹙眉。

小二躬身跑了几步,给几人赔笑道:“不好意思几位贵人,钱大娘今天家里有些事,跟我们告假了。楼里现在还有别的大厨在,您看是不是让他们给您露几手?”

姒墨略迟疑了一下,点了点头。

沈道固见她没说什么,也就没有说话,跟在姒墨身后。

这个大厨确实不大能比得上钱大娘,但总归还算不错。中途掌柜还来了一趟,赔着笑殷勤招待着,还非要送了两道菜。

姒墨问了一句钱大娘的事情,掌柜脸上倒看不出什么,笑呵呵地感谢贵人记挂,说话仍旧十分爽利:“嗐,就是些耽误功夫的家务事,过两天就回来了。”

手上却不自觉卷着手帕。

姒墨点点头。

吃完饭念窈想起来上次见着的一家玻璃器铺,于是四个人边打听着边往过

走,沈道固偶尔说起几句当年大魏灭北凉打通了丝绸之路,西域胡商带来了玻璃器物的往事。

姒墨听他讲西域胡商谒见圣人时闹出的笑话听得正有趣,忽然看见几个鬼鬼祟祟的孩子,悄没声儿地拿着长杆和麻布拐进了他们身边的一条小巷子。

那是几个七八岁的孩子,用他们手里长长的杆子敲着巷子尽头一棵从围墙里长出了半边身子的巨大枣树。孩子们手里拿着家里的旧布,从两端打上结,就是一个能装枣子的口袋了。

这个时候的枣树上已经没有密密麻麻的枣子,落在地上的枣子往往被孩子们一哄而上争抢着。

其中有一个招风耳、眉毛浓浓的孩子,他大概是几个孩子里面最勇敢的一个,给同伴们打了个手势,手脚并用地攀上了墙头,爬上了这棵大树,用力摇晃着树枝,枣子噼里啪啦地掉在地上,简直是下了一场枣子雨。

他往回爬到一半儿,“咚”地一声跳下来,门里已经传出老仆在喊着“哪个毛孩子又来偷我家枣子?”而后似乎有急匆匆的脚步声和后门“吱呀”的打开声,孩子们于是呼啦一下四散跑开。

姒墨忽然轻笑出声:“这事儿我也干过。”

沈道固、念窈和明理都很惊奇地看向她,但刚刚的恍忽似乎只是一瞬间,她已经咬着嘴唇,不再说话了。

秋风卷起掉落在地上的枣树叶,低低地打着旋儿,吹到姒墨的拖地长裙边,吹动她的头发。

她回头去看那些已经跑远的孩子们,额前一缕碎发拂过她小巧的鼻尖。

那个招风耳的孩子穿过一个又一个长长的小巷,他跑得专心极了,有北地的风声从耳侧呼呼吹过。

他最后拐进一个民宅,在门口把口袋团了一团,双手反背在身后,深深呼了两大口气,装作闲逛着进了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