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第23页)
“要几等?”
女学文章同样分一至七等,沈幼宜在翰林院兼任过一年,也随同僚批阅过女学文题,熟知其体系。
“六、六等就好。”沈姗声音弱下去,“五等也行。”
事情办得远比想象中顺利,沈姗神清气爽的当口,又问了一句:“三姐姐,我何时来拿文章?”
沈幼宜摆好镇纸:“磨墨吧。”
“哎。”沈姗答应得心甘情愿。
午后的阳光落于书案,茶水凉时,沈幼宜搁了手中笔。
沈姗吹干其上墨痕,捧起慢慢阅读时,眸中由惊异转为赞叹,丝毫不掩饰:“妙,当真妙。”
“你能读懂,便不算如何。”沈幼宜诚恳道。
沈姗:“……”
“答允我的事,莫忘了?”
“三姐姐安心。”沈姗笑着答。
走出瑶华院时,沈姗都有些飘飘然。
前后不过两盏茶的功夫,困扰自己月余的困境就这么迎刃而解。
她无比宝贝地抱着文章,还等着回去誊写。
原来三姐姐说的能去科考,真的不是浪得虚名。
翌日午后,宫廷的姚尚仪奉帝命入明琬宫,前来指点宸妃娘娘琴艺。
姚尚仪出身官宦家族,在仁宗一朝时被礼聘入宫,执掌宫中司乐司,颇有资历。
“下官拜见宸妃娘娘。”颐安行宫的家信七八日便有一封,秦让将最新的书信置于帝王案头。
元朔帝拆开阅过,行宫时日悠闲从沈。因山中有一汪温泉,行宫地气暖,花开得更盛。
昔年母后在宫中时执掌阖宫宫务,约束妃嫔,主持祀典,上下敬服。她又从不是安逸的性子,费力劳心二十余载,许多事皆要亲自过问。如今在行宫安养,总归能够舒心些。
“东西都准备好了?”
“是。”
秦让呈上礼单供帝王御览,送往颐安行宫的物件由内廷总管亲自经手,多数为今岁外间贡品。内廷还依照陛下吩咐,另行备下礼单,以明琬宫宸妃娘娘的名义一同送至颐安行宫。
“去办吧。”
秦让领旨,下月初太后娘娘在行宫设宴,邀诸位太妃共赏牡丹,只怕行宫中还有得忙碌。
三月时节,宫中精心培育的牡丹只见花苞,未到盛时。
太后娘娘素喜牡丹雍沈沉静,为花中之王。
沈幼宜听着宫中事,悠然荡着秋千。
宫人们捧着各式珍品流水般穿过花苑,要送往颐安行宫。
“娘娘在这儿呢,叫奴才好找。”
秦让含笑行礼:“传陛下的吩咐,今日请娘娘去紫宸殿用午膳。”
“知道了。”
秦让告退,向萍道:“时辰尚早,娘娘可要先回宫中更衣?”
沈幼宜瞧自己天青色绣芙蓉花的锦裙:“不必了。”
天青一色合帝王的喜好,她道:“接着推秋千吧。”
向萍笑着应好,天青色的裙摆层层叠叠,芙蓉花渐次盛放。
“娘娘请。”
紫宸殿偏殿午膳已备好,不过帝王尚未回宫。
殿中陈设与沈幼宜上次来时有了些不同,毕竟由冬入春,总有时令的变化。那架名为九霄环佩的古琴倒是仍在原处,主人似是时有抚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