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法术晋升意外之喜(第1页)
翠翠的冤魂消失后,地上还残留著它的骸骨,十分纤细只比孩童大一点。
其上早就没有了血肉,只剩惨白的骨骼。它的右手死死攥著一个东西,范烛走近一看。
是一根破旧包浆的木簪子,上面用篆文刻著“翠翠”两个字。想来是爹娘赠予的及笄礼物。
肋骨和腿骨都折了几块,特別是圆滴滴的头骨上有个触目惊心的大洞。呜咽的风儿从洞里穿过,再吹到天空上。
范烛默然,站在张家大院內,此时还是深夜,空无一人。
只有涂山月站在脚边,低声愤愤的念道:“这些杀千刀的,真是十恶不赦。要是落到俺手上,叫他不得轮迴!”
世道多难,命比谷贱。
范烛將手一扬,有点点火星飞舞,好似萤火虫一般。便掐了法诀,身若青烟,瀟洒离开。
点点火星瞬间就化为烈焰吞噬了张府,不过神奇的是,並没有浓烟滚滚,也没有蔓延到其他地方。
当第二天镇上的人来到张府附近时,才发现这里已经成了一片废墟,眾人面面相覷,不知道张府发生了什么。
—————————
范烛此时已经骑马带狐,迴转黑风山了。
眼前又是那熟悉的场景,黑黢黢的山石遍地,下面是一条汹涌的夜曶河,其翻滚的浪潮打在岸边坚硬的岩石上,迸发出白色的浪。
不少的猎妖道人沿著街道,囊袋鼓鼓,显然收穫匪浅。还有那些捕鱼捉蚌的道童,带著一身水汽同鱼腥味赤脚走著,走到摊位上大声叫卖渔获。
他先是沿著蜿蜒的青石山道回了洞府,过了少顷,眼前是一座青砖阁楼佇立在白雾渺渺的山腰。范烛拴马停步,走到静室里,从乾坤袋中拿出了那翠翠女鬼赠予的財宝。
只见一块黄澄澄的狗头金托在手心,看起来同世俗黄金並无两样。但是范烛细细观察之下,却发现了一股强烈的金气瀰漫在狗头金內。
范烛欣喜的不停摩挲著狗头金,心道:“两门法术都还是入门阶段,虽然苦修不輟之下,已经快入小成。但还是需要外物助力一二,才能快些晋级。
眼前这狗头金却是意外之喜,本来还想攒些灵石,去购置九品金行灵物,用於修行法术的。倒是省了功夫。毕竟现在可是一贫如洗哩。”
说起灵物,范烛咂了咂嘴,他身为中品灵根,科仪仪式也是打的完美,將妖性降伏彻底。而且所吞妖物天赋异稟,能补肉身根基,修行进度本就不慢。
换了其他妖性尚未完全降伏的道徒,修行中还得时时注意。避免妖性反扑,不免会拖累自己的修炼速度。
还是用了两月时间,加上吞吃了些妖物身上带有灵气的臟器,这才一气圆满。对比普通道徒,已经算得上是进步神速了。
但是跟同样中品灵根的道徒,还有那些世家子弟相比就有些慢了。他们能靠吞吃五行灵物加持修行,比如说一气境是点命火。
修士能借九品火行灵物加持,相当於吞服丹药,加速修行速度,还能使法力更加精纯。更要命的是二者可以共存,使得他们往往一月左右就晋升二气道徒了。
可惜入了品阶的灵物,动輒就是一百灵石以上,比一件下等法器还要昂贵。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而且隨著修为提高,需要的灵物品阶更高,五行灵物的价格也是水涨船高。
范烛手上这件狗头金就是一件九品下等灵物,价值灵石最少一百以上。怪不得那铁翅雕虽为阴鬼,但还是覬覦这件灵物。
它若是吞了其內金气,道行想必能突破到二十年以上,也就是晋升八品下等。要是这样的话,范烛遇到它也只有亡命跑路的下场。
范烛持定,用双手捧著狗头金,运行起法术【如意金风】。只见他身上泛著金色,像是镀了金身一般,望而生畏。
虽然如意金风不需要依靠外物,但有灵物作为引子,也能使得法术突破境界更加容易。
他好似寺庙里的金身,端坐於案台之上,沉默不语,不动不摇。只剩深深浅浅的呼吸吐纳声,狗头金上升腾起淡淡的金色烟气,縹縹緲如烟。
范烛口鼻之间,有淡金色烟气,隨著呼吸吐纳,深入到肺腑各处。但是这並不是舒舒服服的进行的,他的面色逐渐狰狞,止不住的微微颤抖起来。
那些金色烟气好像千万把肉眼不可见的小刀一样,不断地刮刺著他的肺腑。肺腑不断被撕裂,却又被原来的肺种金气修復。法力不断消耗间,肺腑也在不断从毁灭中重生。
足足过了一个时辰,范烛才收了功法。【如意金风】,小成【金风化形】!
他面色苍白,欣喜的摸著手中狗头金,其只少了五分之一,足够他再修炼虎踞金身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眼下他虽有些痛苦,但正气势如虹。范烛暗道:“这【虎踞金身】可比如意金风需要依靠外物的多了。这虎头金应当足够我修到小成境界了。”
然后他有些呲牙,麵皮抽动,喃喃道:“只不过,这两门法术修行起来怎地都这般狠辣。好似要扒皮拆骨自家一般。不是里面痛,就是外面痛。”
原来修炼这虎踞金身,还得將金气引出,借著调配的金玉膏来使用。
范烛先前早早就购置了调配金玉膏的药材,只待以后弄到了金气浓郁的灵物,来修炼虎踞金身。
倘若没有这金玉膏,那可就是当真是受凌迟之刑,千刀万剐之痛。修行者需要借金玉膏涂抹到全身,然后引金气入体,借著金气来淬链皮肉。它不仅起到引导金气的作用,还能缓解痛苦。
范烛起身,掏出了药材,诸如鸡血藤,马鞭草,百蛇舌草等等。能使活血散瘀,清热解毒种种。放到鼎炉中,起火熬炼汤药。足足用了一个时辰,才熬炼完毕。
范烛待其冷却,將它舀到木瓢里。只见其乌黑似泥,宛如河底淤泥。却散发出清香的味道,让人闻了心神凝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