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姜东的分析(第2页)
整栋房子呈现出上世纪九十年代典型的砖混结构,方方正正的布局透著那个年代特有的建筑风格。
斑驳的墙面上还残留著几处褪色的年画痕跡,墙角堆积著厚厚的灰尘。
姜东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角落,脑海中不断比对当年看到的现场勘察照片一一整体格局確实保持著原貌,只是岁月的侵蚀让这里显得更加破败。
墙皮大面积剥落,地板缝隙间生出霉斑,空气中瀰漫著腐朽的气息。
王佳教导员戴上白手套,指向客厅那扇锈跡斑斑的钢窗。
“当时这个窗户被撬压得相当严重。“
他的手指轻轻划过窗框上几道明显的凹痕,“九十年代的家居窗户基本都是这种简易钢窗,锁具结构简单,只要施加足够的力道,很容易就能出足够成年人进出的空间。“
他顿了顿,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泛黄的现场记录,“根据当年的勘察报告,窗框变形程度与人体通过痕跡完全吻合,可以確定凶手就是从这个位置侵入的。“
姜东凑近观察,发现窗根上还残留著几处暗褐色的痕跡,不由得眯起眼晴:“王教,我记得卷宗里特別標註了窗户的测量数据?“
“没错,“
王佳翻开记录本,“最窄处直径38厘米,最高处42厘米,中间部位40厘米。这些数据很有价值。。“
李旭接过话头,手指不自觉地比划著名:“以这样的通过空间推算,凶手的体型肯定偏瘦。如果是个胖子,“
他摇摇头,“光是这个窗框的变形程度就说不通。“
说话间,一阵穿堂风掠过,生锈的合页发出令人牙酸的哎呀声。
姜东的指尖抚过窗框上深深的凹痕,金属表面的锈屑落下。
他转身示意警员打开通往內室的门,隨著“嘎吱“一声响,一股混合著霉味、尘土和陈旧家具气味的浊浪迎面扑来。
跟在后面的小王和方言不约而同地皱起鼻子,方言甚至下意识地掏出手帕掩住口鼻。
虽然两人没有参与当年的现场初勘,但无数次研读案卷的经歷,早已让每个细节都深深刻在他们的脑海里。
此刻真正站在案发现场,那些黑白照片上的场景突然变得鲜活起来一一小王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客厅中央那块褪色的地板上,恍惚间仿佛又看到卷宗里那张触目惊心的现场照片。
年幼的受害者倒在血泊中,稚嫩的小手还保持著向前伸出的姿势。。,
王佳教导员沉重的声音打破了沉默:“这孩子要是还在。。。现在该上初二了吧?
2
?
他摩著口袋里那张已经泛黄的生活照,照片里穿著红色毛衣的男孩正衝著镜头甜甜地笑著。
姜东沉默地点点头,手指无意识地紧了勘察记录本。
李旭走到客厅与臥室的连接处,指著地板上几处几乎难以辨认的痕跡:“根据当年的血跡分布和脚印分析,孩子应该是听到动静从臥室跑出来。::“
他的声音突然变得乾涩,“正好在客厅这个位置与凶手迎面相遇。。:“
瞬间,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只有取证相机的快门声在空荡的房间里格外刺耳。
姜东缓步走进臥室,目光如炬地扫视著整个空间。
他一边倾听同事的匯报,一边细致地观察著现场的每一个细节。
在向李旭和王佳教导员点头示意后,他来到臥室中央,神情凝重地注视著地面上用白粉勾勒出的两个人形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