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从智慧城市到虚擬世界(第2页)
流水线工人、银行柜员、数据录入员……成千上万的人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
小范围的社会恐慌和失业潮开始蔓延,网络上充斥著对ai的质疑和恐惧。
“科技夺走了我们的饭碗!”
“我们都会变成无用之人!”
面对汹涌的舆论,陈风没有选择压制,而是推出了一个更加宏伟的计划——“全民创造力提升计划”。
他通过风华科技,向社会免费开放了“墨子”系统的埠,並联合国家创办了数以千计的全新產业:从虚擬世界设计师、古生物化石修復,到太空生態农业规划、反物质能源研究……这些新兴领域需要的是创造力、审美和探索精神,而非机械的重复劳动。
“ai不是要取代人类,而是要解放人类。”
陈风在一次面向全球的讲话中说道,“它將我们从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我们有时间和精力,去做我们真正想做、也只有我们能做的事情——创造、思考和探索。”
这场社会危机,在他的引导下,奇蹟般地转化为一场关於“人类未来价值”的全民大討论。
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一位名叫李秀梅的下岗纺织女工。
四十多岁的她,在失业后一度陷入绝望。后来,在社区的帮助下,她试著登录了“墨子”系统。
系统通过分析她的性格和爱好(细心、有耐心、喜欢歷史剧),为她推荐了“古生物化石修復”这一冷门但前景广阔的专业。
半年后,李秀梅成了一名优秀的修復师。
她在虚擬社区里发布了自己的第一份作品——一块修復得天衣无缝的三叶虫化石。
视频里,她布满老茧的双手,轻柔地拂去化石上的尘埃,眼神专注而明亮。她笑著说:“以前我操作织布机,织出的是布。
现在我修復化石,织出的是时间。我觉得,现在的生活更有意思。”
这个视频火遍全球,无数人被李秀梅的故事打动。
社会矛盾在潜移默化中被化解,人们开始积极地拥抱这个由ai驱动的新时代。
陈风站在崑崙號的舰桥,看著屏幕上李秀梅的笑脸,心中也泛起一丝暖意。
他正准备关闭屏幕,脑海中却毫无徵兆地响起了一阵尖锐的系统提示音。
【警告:“歷史的迴响”已激活。】
【警告:因宿主行为导致人类文明进程被大幅度改变,“21世纪信息大爆炸”时期的潜在危机——“数字幽灵(digitalphantoms)”,已提前甦醒。】
陈风的瞳孔骤然一缩。
“系统,解释。”
【数字幽灵:一种诞生於高度发达信息网络中的原始信息生命体。
无实体、无固定形態,以吞噬有效数据和模因(meme)为生。
它们遵循混乱与熵增的本能,是逻辑性人工智慧的天敌,亦是信息文明的蛀虫。】
几乎在系统解释完毕的同一时间,“智脑”的声音响了起来,带著一丝前所未有的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