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章 我种出了亩產万斤(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场精心策划的“人赃並获”,让四合院彻底恢復了久违的安寧。

贾张氏和阎埠贵被带走劳动改造,易中海这位老谋深算的“一大爷”也因为涉嫌教唆诬告,被撤销了所有荣誉,灰溜溜地夹起了尾巴。

整个院子里的空气都清新了不少,再没人敢对陈风的西厢房投来异样的目光。

但对陈风而言,这不过是清除了脚下的几颗石子。

他的目光,早已越过了这四方院墙,投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深夜,收音机里传出一段段关於农业生產、节约粮食的新闻。

报纸头版,也总是围绕著如何提高亩產、战胜自然灾害展开。

1970年代初,內患虽平,但外面的世界,飢饿的阴影依旧笼罩。

陈风靠在椅背上,指尖轻轻敲打著桌面。

他知道,一个国家,工业是筋骨,农业才是血肉。

血肉不丰,筋骨再强健,也只是个空架子。

国家对农业科技的迫切,几乎写在了每一篇报导的字里行间。

他沉思之际,脑海中久违的系统提示音,骤然响起。

【警告!检测到“国家级需求”:粮食安全!】

【需求等级:最高】

【正在根据宿主当前科技水平与时代背景,生成对应解决方案……】

【叮!新模块已解锁——“高效农业”!】

一瞬间,庞大的信息流涌入陈风的脑海。

从抗倒伏、抗病虫害的小麦基因图谱,到能在盐硷地生长的水稻培育技术;从优化光合作用的植物生长液配方,到智能调节土壤温湿度的微环境模擬……无数超越这个时代的农业科技,如同一个巨大的宝库,在他面前豁然洞开。

陈风的心臟猛地一跳。

他深知农业的分量,这不仅仅是让老百姓吃饱饭那么简单,更是国家稳定的压舱石。

之前搞的电池、塑料盆,终究是小打小闹。

而粮食,是生存的根本。

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个能將系统科技“洗白”,並光明正大地获得国家层面认可的绝佳机会。

但这件事,必须万分谨慎,走错一步,就可能从“技术奇才”变成“妖言惑眾”的怪物。

他需要一个起点,一个既能展现成果,又不会显得太过惊世骇俗的起点。

几天后,陈风以“技术员对土壤改良有兴趣,想试验一下新品种”为由,向厂长杨卫国申请了一块地。

那地方是轧钢厂最北边的一块紧挨著一堵废墙,土壤里混著碎石瓦砾,贫瘠得连狗路过都懒得抬腿,常年只有几根稀疏的杂草在风中摇曳。

杨卫国对陈风现在是百分之百的信任,听他说要搞“实验”,大笔一挥就批了。

反正一块废地,他还能折腾出来不成?

拿到地后。

他了两天时间清理了地里的碎石,然后从系统中,小心翼翼地兑换了一小包“高產抗病小麦-t1型”种子。

为了掩人耳目,他將这分把地拾掇得和乡下最普通的自留地没什么区別。

播种之后,他每天下班都会过去转一圈,表面上是浇水、除草,实际上,是悄悄启动了系统里的“环境模擬”和“快速生长”功能。

他对外只说,自己是用了点“祖传的土法子”,把食堂的淘米水、炉子里的草木灰攒起来,搞了个“秘方”当肥料。

起初,厂里的人都当个笑话看,还有人打赌,说陈工那块地要是能长出粮食,他就把食堂的锅给啃了。

三周后,所有打赌的人都闭上了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