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日子要继续过下去(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回去的路格外顺畅,再加上最近的一些好事,冯月出觉得自己的脚步都轻盈起来,她很满意现在的生活。

人总是要往前走的,杜辉刚走时候她是觉得天都要塌了,这辈子都要完了,跟宋行简打了结婚报告后也是整日以泪洗面,但这日子一点点的,好像又亮起光来。

也不是没有难过的事情,只不过她记性不太好,一般都忘了。

立夏之后天就有点热了,冯月出把前襟的扣子解开两个,这里是很成熟的营地,不少穿着军装像是采购的人骑着自行车托着大包小包从镇上返回营地,工厂周日休息,她每周日都去镇上给妈打电话,也会给宋行简打,有时候会打不通,打通了两个人好像也没什么可说的,翻来覆去就那几句话。

不知道为什么,面对宋行简她总会有一种不自在感,有种学生见到老师的局促,也不对,面对老师她都不会那样。这两年她一直在上夜校,获得了《脱盲证》和《业余初中证》,甚至连在工厂钉纽扣都是同一生产线最快最好的那个,虽然每个月工资不多,也就三十块,但是踏踏实实到自己手里了,说不出的开心。

要是杜辉还在大概也就是这样的生活了,还是不一样的,杜辉哥肯定会把所有的津贴都给自己,军官很多钱呢,厂里聊天经常会谈论这些。

但是就算宋行简给她也不敢要。

自己和宋行简大概是时代洪流下错误结合的典范,像那些在下乡时候和当地人成家的知青一样。

不过作为这段关系里受益的一方,冯月出觉得愧疚,但是并不想改变,至于旁人的目光,她大部分时间都当没看到,还有因为是年初才新调过来的原因吧,别人也不知道以前的事。

“哎,月出,又去镇上来啊。”

住街道西头的李姐冲冯月出招招手,其实她和冯月出年纪差不多,但有三个小孩了,平日里遇到家里有事会让冯月出帮忙带半个班儿,她人倒是还行,就是说话有点让人烦,这不——

“家里没娃娃倒是好哈,自由,去哪儿都行。”

然后话锋一转——

“但是我说呦,你跟小宋可得抓紧……”

真烦,其实论职级排辈她不一定能叫小宋呢,冯月出有点恶意地想着。

是了,宋行简是那堆干部里年纪最小的,出了名的年少有为,不过这跟特殊的历史年代有关系的,他是实打实在战场上立了功破格提拔,战后保送到军校的。放和平时期那就不可能了,只能论资排辈慢慢熬。像是杜辉那种农村来的文化水平不高的就更难出头了,大门已经快要关闭了。

“行简说了,要响应国策,晚点再要。”

有什么事就往宋行简头上推就对了,反正他一时半会也不会回来。

“那倒是哦,不过我说呀,不如以前抓得不严的时候多生几个呢,你不知道……”

李姐悄声靠了过来,一看就是想讲八卦,最近计划生育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的,甚至有个干部家属藏到快生了才被发现,但那也得刨出来,还是个心心念的男婴,听说在医院哭了一晚上才咽气。不过就算这样干部本人也得强制转业。

“我忘记带钥匙了。”

有人把冯月出夹在胳肢窝下的布兜子接过来。

从镇上回来的路边长着不少野菜,冯月出见别人摘过,便自己也学着摘,这地儿要比她老家偏东偏北一些,气候好了不少,望眼过去哪哪是一片绿,植被也更丰富,从一开春野菜就没断过。

听说掐尖和到白面里烙饼特别好吃,她还没试过,其实部队发的每个月的粮票她都有剩余,但可能节省惯了,她总攒着。

听到熟悉的声音,冯月出被吓得激灵一下差点跳起来,他都听到什么了?!

怕出什么幺蛾子,冯月出拽着宋行简袖子就往家里去。

而等俩人走没影儿了李姐才回过神来。

“百闻不如一见,这个小宋营长长得是真俊呐。”

宋行简其实早就看到冯月出了,慢慢吞吞地往过走,远远的,腰身曲线像他姐书房里的那把大提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