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第3页)
她的夫君,罗珣。
喜袍红得刺眼,映衬得他愈发丰神俊逸,眉目清润似雨后春山,不复素日的清冷淡漠。
在和她成亲时,他却不若现在这般好看。
许是,此时的他眼中有笑意吧。
他笑起来时,总是格外好看。只可惜,他极少笑。
时乔脑中阵阵轰鸣,人群的议论声浪翻涌而来,裹挟着一个熟悉的名字狠狠撞击她的耳膜:“夏二姑娘……罗侍郎以筹粮之功求来的赐婚圣旨……”
“罗侍郎年轻有为,怎非要求娶一个寡妇呢?”
“哎呀,当年搞错了!侯府只说是求娶夏家大姑娘,可时乔自小养在外面,府里一直喊夏如蔷大姑娘。阴差阳错的,好好一对金童玉女,就这么被硬生生拆散了。”
那人唏嘘了几句,又道:“倒也奇怪,侯府那位裴二爷可是有名的纨绔子,怎么就看中了一个乡下丫头呢?”
“说起夏大姑娘,三年前大婚那日,我陪夫人赴宴时见过。”旁边一位衣着体面的仆妇接过话茬。
“长得那叫一个明艳动人,小脸跟玉雕似的,更绝的是那双含着露水的狐狸眼,仿佛会说话一般,勾人得很!她只消静静立在那儿,便生生将一众贵女衬得失了颜色。”
仆妇说着话,目光瞥过一旁的马车,马车简朴逼仄,挂着靛青粗布棉帘,在一众宽大华丽的锦绣马车中显得格格不入。
车里的女子虽生得一副好骨相,却两颊凹陷,一脸病态,一双眼蒙着倦意,黯淡无光。
她看起来像个农妇,常年田间劳作在她面容上留下粗糙的痕迹,肌肤晦涩苍白,像褪了色的陈年宣纸,连唇色都淡得近乎发白。
但看那鸦青鬓发间斜簪的玉簪,半旧的织锦斗篷,还有旁边伺候的丫鬟,又不是一个农妇能有的。
也不知怎了,看着失魂落魄的。
仆妇没再理会,转过头与身边人继续说话。
“姑娘……姑娘!”素心和小荷摇晃着时乔的手臂。
时乔却无所觉一般,死死攥着棉帘,直愣愣地盯着罗珣和他身后的喜轿。
罗珣却看不见她,不时回望身后的喜轿。
八抬大轿雕龙画凤,喜字团花织锦帷幔轻摇,锦帘后的新娘时隐时现。
时乔恍然明白了,罗珣的青云志是什么。
扳倒威远侯,夺回心上人。
他未得皇上诏令便匆忙进京,为的也不是朔北百姓,而是他的心上人。罗珣心思敏锐,定是从蛛丝马迹中察觉,夺回心上人的时机到了。
他在朔北苦心经营三年,为的便是这一刻吧?
街边的孩子们阵阵欢呼,追逐着撒落的喜钱喜果。
两粒喜果落到了车里,恰巧落到了时乔脚边,她这才有了动作,俯身捡了起来。
是枣子和桂圆。
她下意识地看向手边的一个布袋,里面装了枣子,花生,桂圆,莲子。
是临行前庆原府百姓送的,说祝她早生贵子。每家一小把,竟凑了满满一麻袋。
这些年为扶他青云志,她踏遍荒野阡陌,阅遍天下农书水经,改良麦种,推广种植,熬坏了身子。又在春汛时落过水,守城时受过伤,她想要有孕,确实得一麻袋的祝福才够。
她随身装了些,路上当零嘴吃。庆原府的枣子格外甜。
素心和小荷还曾取笑她:“姑娘吃这么多,是打算生几个?”
外面忽地炸开一连串的鞭炮声,“迎新娘进门喽!”
惊得马扬起前蹄,时乔撞向了车壁。
她脸色惨白,捂着腹部伤口蜷缩成一团。
好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