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第2页)
陶枝心里发怵,不自觉地往徐泽身后躲了躲。
“差爷,衙门里管买卖荒地水塘的大人在何处上值啊?”徐泽熟门熟路的给他递过去一锭碎银。
那看门的皂隶瞥了二人一眼,把银子收了,“就你们俩来的?”
徐泽不解其意,与陶枝对看一眼,又问:“是,有什么不妥吗?”
“见你上道我才多这一句嘴,买卖荒山荒地要带当地的里正过来签字作保,就你们两个,进去也是白跑一趟。”那皂隶吹了吹银子上的灰,塞进腰封里。
“瞧我着急忙慌的就给忘了,多谢差爷提醒,我这就回村请里正过来。”徐泽拉着陶枝抬腿就走。
两人急急忙忙的往回赶,到了城门脚下,徐泽将陶枝安置在一个卖小吃的摊子上,点了一碟黄豆酥,一壶苦丁茶,交代道:“免得你在路上颠簸,你就坐在这儿喝茶吃点心,我回去请了林里正就立刻赶回来。”
“好,那你尽快,怕的正碰上晌午大人们吃饭歇觉去了。”陶枝忧心道。
“我省的。”徐泽拍了下她的脑袋,“你好好待着,别乱跑,我回了啊。”
“我都这么大的人了,丢不了,去吧,快去吧。”陶枝催他。
陶枝遥遥见他找了辆马车,出了城门,才坐回去。
茶续了七回水,都泡得没味儿了,陶枝还是苦等不来人。
摊主擦干净旁边的桌子,把抹布往手肘上一搭,忍不住开口道,“姑娘,你就点了这两样东西,可在我这儿坐了一上午了啊……要不你再吃点什么,要不你就挪挪位置,也方便我做生意不是?”
陶枝听出他在赶客,也近晌午了,便要了两个酱肉饼。
她吃完一个饼子,这才看见两个熟悉的面孔从城墙边上过来了。
她立即起身,快步迎了过去,“你们总算到了。”
三人也是一句话也没多说,就往县衙赶,过去的时候见到三三两两的官差正从衙门里出来。
看门的还是那个络腮胡,他挑眉讶异道,“来得还挺快,进去吧,户房的值房在左手第二间。”
“多谢,多谢差爷。”
三人走到值房前,里头两个书吏站在几案前谈天,笑得开怀。
矮个儿的那人余光瞟到门口的三人,变了脸色,喝了一声,“干什么的?”
徐泽上前道,“大人,我们来买荒地水塘的,这是我们村的里正。”
说罢林里正上前,也朝那人做了个揖。
高个儿那人端着茶碗,低笑了一声,挤眉弄眼道:“哎呀,公事要紧,老张你先忙,胡记酒肆就下回再请你去了。”
张书吏脸色更难看了,不耐烦地啐了他一口,“要滚快滚,本来快下值了又临时有事就烦,你还拿话刺我……”
“得嘞,我先滚了。”高个儿的书吏把茶碗放下,大笑着走出门去。
张书吏黑着一张脸往案前一坐,说话时嘴皮子都没动一下,冷眼挤出几个字来,“籍……贯……何处……”
“小人是卢山镇山塘村的里正,姓林。”林里正生怕上官发难,连忙上前交待清楚事情原委。
张书吏听完有气无力的起身,在后面的架子翻找卢山镇的地势图册,嘴里念经似的说:“《田令》有云:诸江河、山野、陂泽、湖塘、池泺,众共溉田者,官司及人户不得请佃、承买。违者,以违制论。”
他把图册翻开,一页,两页,三四页……又抬眼看了他们三人一眼,“刚才我说的听明白了吗?”
林里正和陶枝皆是一愣,徐泽反应过来,忙道:“听明白了,咱们村水源多,那几口水塘没人吃水也没人浇地。”
林里正这才跟着说,“咱们村子的田都在东边,那里近山,没人用来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