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第3页)
二堂哥见二堂嫂在外头站着,张嘴想说些什么,又被她的眼神逼得闭了嘴。他抓了抓脑袋,钻进堂屋里把桌子搬了出来,放到鸭舍大门前。
徐泽上前摇了一下桌子,还算稳当,便身手矫健的跳了上去。陶枝把对联铺在地上,在背面抹上糨糊,再把对联托起来递给他。
左右两边定好高度,沿着门框贴起来快得很,只有横批最难贴,要正好在贴在门头中间,一点儿也不能歪。
徐泽把横批高高举起,大声喊:“你们替我瞧瞧,正了没?”
“歪了,歪了,往左一点儿!”陶枝提醒道,“左手别动,右手再高一点儿!”
徐泽依言调整了位置,陶枝走远了看确实没问题,大声喊道:“这回正了,贴上吧。”
鸭舍和东屋的两幅对联贴完,陶枝笑着问:“二哥二嫂,你们俩这会儿要是没什么事,咱们就一道过去吧?”
“也好,等你二哥收拾一下,换一身干净衣裳。”二堂嫂回了话,就去催二堂哥洗脸去了。
等他们收拾完落了锁,四人便从菜地中间的石子路走了回来。
陶枝进了灶房,掀开甑子上的斗笠,用筷子戳了一点儿糯米尝了尝,点头道:“熟了。”
徐泽倒是有眼力见,不等她开口便说:“那我去搬石臼来。”
他走了半道又折了回来,从外头探进来半个身子,不好意思的说:“二哥,这东西有点重,你来帮我一把。”
二堂哥自是笑着应下了,和他一同往堂屋去。
灶房里头活动不开,石臼便被他们放到了院子里,二堂嫂早早提了椅子出来,找了个好位置看他们哥俩打年糕。
徐泽从后院取来两根木头棒子,又进灶房和陶枝把一甑子糯米搬了出来,全部倒进石臼里面。
陶枝把粘在上头的篦子和纱布揭掉,哥俩便拿着木槌趁热把糯米捣烂,木槌交替捶打,此起彼伏,挥动双臂时,两人嘴里还喊着号子,场面十分热闹。
陶枝端了一盆清水出来,趁他们捶打的间隙,蘸湿手把石臼边沿的糯米拨下去,再眼疾手快的把黏在一起的糯米团翻面。
石臼里的糯米越捣越黏,直到看不出米粒了,两人便加重了力道,反复捶打,不一会儿,哥俩就捣得脸红脖子粗的,还出了一身汗。
约摸一刻钟的功夫,陶枝见糯米团变得光滑细腻了,便叫停了。
她把打好的年糕团取了出来,放在抹了熟油的油布上,分成几个小块,又趁热搓成条状或饼状,端到堂屋去等着晾凉定型。
木槌上黏着的一些,众人也没放过,直接上手揪下来吃,尝起来软软糯糯的。
几人歇了一阵,也将近午时了,陶枝便进灶房下了一锅菘菜肉馅角子,众人吃罢闲聊了一会儿,又接着开始准备年夜饭。
陶枝和二堂嫂忙着择菜,二堂哥把杀好的鸭子从外头提进来,丢进放了热水的木盆里,趁热把鸭毛拔了。
一旁的案板上还有几只风干的雀儿和一只兔子,也是昨天夜里泡发过的,正等着徐泽斩块。
他急急忙忙的斩完块,换了一盆热水把鸟雀和兔子肉继续泡着,又去后院井里把那半腔羊肉取了出来。
片羊肉是个细致活儿,徐泽专门找了一把锋利的小刀过来,陶枝也识趣的把案板让了出来。
天色将晚,一大桌子菜也端上桌了,桌边还放了一口泥炉,滚着一锅煨了一下午的高汤,等着下羊肉吃。
吃饭前,徐泽取了一挂鞭炮出来,在外头摆开,又蹲下身子用火折子点燃引线,鞭炮声响,他一扭身便往堂屋冲了进来。
陶枝正立在门边看他放鞭炮,一不留神,被他撞了个满怀。
院子里的鞭炮炸得噼里啪啦响,红纸屑满天飞,一时慌张,两人差点摔到了地上,又是搂腰又是搂脖子的,顿时抱成了一团。
“哟,天还没黑呢,你们小两口就抱上了?”二堂嫂调侃了一句,当即就大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