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第8页)
报上来的折子是说这几个位置受灾严重,有原赵国、原楚国旧址,但也有原韩国的。
政哥把原韩国放在了后头。
韩国跪得快,政哥拿下韩国时没受多大挫折,又不像赵国有旧怨,按理说……
虽然这样有些自恋,但朱丹还是不免想是不是政哥得知蓝田县发生的事在为自己出气,也是借此拿捏张良,以尽快达成他主动贡献气运这个目的?
……很有可能哎。
朱丹很感动,可又有些担忧,这样做真的不会弄巧成拙嘛?
她快步向着张良的住处走去。
第44章
朱丹颇有些胆战心惊的走到张良的住处,正犹豫着要不要敲门进去,忽然门自己打开了,张良走了出来。
她一惊,下意识后退一步,目光紧紧的盯着张良的脸,想观察他现在的表情。
张良神色带着些许恍惚,看到朱丹骤然出现微微一愣:“怎么了?”
“你这幅表情……好像并不生气?”朱丹依旧盯着他。
张良何等聪明,一下子就懂了朱丹的意思,苦笑一声:“生气有何用?你不是要借用我的气运吗?我答应你了,什么时候开始?”
朱丹看着对方颇有些心灰意冷的神情,不由得解释:“政哥肯定不是故意拿这件事威胁你、拿捏你,我们的大秦是一统的大秦,从前是韩国人,不妨碍他们现在都是大秦人,虽然大臣们捐献的第一批粮食没有运到原韩国所在,但政哥也有下令让当地官员赈灾。”
朱丹越说还越理直气壮起来。
张良神色复杂:“我知道。”
其实随着朱丹寻找材料,看到那些黔首因为雪灾所遭遇的困境,他就已经动摇了。
从前的张良所见皆锦绣,待到落魄后,他的眼中终于看进去了普通人。
只是他从前偏执的以为自己只在乎韩国人,直到随朱丹一起近距离接触蓝田县附近黔首的苦难,看到孩子饿得哭,冻得瑟瑟发抖;看到老人主动上山,将生机留给后辈;看到成年人顶着风雪去砍柴……他发现自己很难区分那些人到底是韩国人还是老秦人。
分明他们看起来并没有太大区别。
所以当听到秦王下令赈灾,咸阳一众贵族也纷纷捐粮捐物,其中韩国故地却落在了后头。
他并不知道从前的秦王是什么人,但他知道在国师朱丹眼中,所有人——无论是贵族还是黔首,无论是老秦人还是旧六国人,他们都是一样的。
尊贵的国师是神仙弟子,即便从前的秦王小气如斯,只在乎他们老秦人,在国师面前也必定会一视同仁。
故意将此事告诉自己,不过是一个警告罢了。
但极致聪慧如张良在那一刻想通了一个道理:哪怕一视同仁,也有先后之分。
他们终究是人而非神仙,是人就有亲疏远近,秦王一向亲近楚国,据说长公子扶苏的母亲便是楚国人,他难道不会在身边人的影响下更亲近原楚国人?
韩国,秦国的朝堂上有原韩国人吗?
张良苦笑。
秦王嬴政在国师的帮助下身体一步步好转,将来能活多久都不知道,更别提这位国师还在积极的发明创造出各种东西改善黔首生活,揽尽天下黔首之心。
若秦朝真的二世、三世直至万世,难道他们原韩国人要永远落后一步吗?
越是聪明人就越是想得多、想得深。
张良不能接受这种结果,更不能接受造成这一切的罪人是自己,是五世相韩的张家后人。
他们家是受韩王重用,可又何尝不是受韩国黔首所供养?
张良深吸一口气,眼中闪过坚定之色。
都说良禽择木,良臣择主,他还是无法接受自己向秦王嬴政妥协,但他愿意帮助朱丹。
若真能解决这场雪灾,救下天下万万人,也不枉他张子房来这世上一场。
“我要如何将气运借给你?”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张良便不再犹豫。
朱丹惊疑不定的望着他,一时没想明白他的逻辑。
她还以为张良察觉到这一点算计会很生气,更加反感贡献气运,哪怕答应了,这段时间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一点友好也会重归冷漠疏离,可……这是怎么回事?
还变得更友好了?朱丹挠了挠头:“关于那款丹药所用材料我已经凑齐了,要开始当然现在就可以开始,不过咱们还是回一趟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