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040(第4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当她说她已经记住了,无需在彩排的时候,胡太祝用一种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她,劝说道:“典礼非同小可,就算国师大人是神仙弟子,一贯不拘小节,想来你师父和一众同僚也不会在此事上挑你的理,可是、但是……这……还是不要让我们难做。”他长长的叹了一声。

这叹得一声,仿佛能苦出水来。

朱丹是个典型的吃软不吃硬的人,胡太祝在那一个劲的跳,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打回去。

可对方一副打工人命苦的样子,朱丹自然不会跟他计较。

不过让她连续半个月都走流程,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朱丹想了想说:“关于典礼的细节我确实已经记下了,如果胡太祝不信的话,可以考一考我。”

“这……”胡太祝犹豫,朱丹果断说:“放心吧,只要是正当的在其位谋其职,我不会记恨上你的,你考我也是对你的工作负责。”

朱丹都说到这份上了,胡太祝自然不客气,他怀揣着几分小心思,直接选择了他认为最难的环节,最容易被人忽略的环节。

然而于朱丹而言毫无难度,一言一行,手臂的弧度、走路的姿态全部仿佛用尺子量过,是经过礼官指点应该有的尺度。

胡太祝先是愕然,接着反应过来,觉得自己做了一件蠢事。

典礼之繁琐只是对于凡人而言,对于神仙那不是轻轻松松就能记下?

据说国师大人有过目不忘之能,虽然不识得大秦的小篆,但只要有人念过一遍,就能全部记下。

此言非虚啊。

而这样的国师大人,别说过去半年,怕是过去半辈子都能将发生的事记得清清楚楚。

自此胡太祝的最后一点心气也平了,老老实实不敢再搞多余的小动作。

彩排环节一切顺利,朱丹只参与了一次,后续都没有再参加。

其他礼官可不敢像她这样,为了防止国师大典不出错,还是彩排了好几次的,只不过后续他们挑选了个人站在朱丹的位置,方便其他人排练。

彩排顺利,典礼当天所有环节自然也无一缺漏。

其他人可不像朱丹有底气出错,这样郑重的场合,你敢出错,大王就敢让你掉脑袋。

在掉脑袋的威胁下,所有人都高效的完成了属于自己的

环节。

朱丹身着大秦的玄黑祭服,带冠配绶,在这一日正式成为大秦国师。

诏书已经在一个月前传告天下,今日更是有不少特地被选出的高龄黔首观礼——不管在什么时代,除了乱世,长寿一词都是被尊重的。

这倒也不是特地为朱丹准备。

不过不知是不是考虑到朱丹现在的性别,这次选出来的长寿老人中女性占了一大半。

正式册封后,国师殿的人也一下子改了口,就连宫人的状态和精神气似乎都变了不少。

朱丹却还识一如既往,也不端什么国师的架子,也不穿特别华贵的礼服,平时依旧是怎么方便活动怎么来。

少府给她做的常服,也是以朱丹的喜好为准。

她并不知道这个消息传出去后,还有不少人出于各种目的偷偷模仿学习。

有的人是真心觉得学国师的一切,就能更靠近神仙。

有的人则是觉得可以投大王所好,君不见就连大王常穿的衣服都悄无声息的改变了吗?

国师大典结束没几天,朱丹就把涅槃丹给设计出来了,属于涅槃丹的星星已经挂在了天上。

不过这个丹药所涉及到的材料没有那么容易找,左右朱丹现在并不着急。

冬小麦已经种下去了,而像冬小麦一样能在冬天过渡的农作物相当少见,所以朱丹也不急着现在就把涅槃的种子弄出来,只要在春暖花开之前就行。

冬天是猫冬的季节,即便朱丹不是很怕冷,可她身边人没有她这样强壮的身体素质,又没有保暖的棉花——贵族尚可以用动物皮毛保暖,其他人却不行。

朱丹见状,紧急把火炕给研究了出来,咸阳宫开始逐步大改造。

她又跑了一趟蓝田县,一路观察下来大皱眉头。

那些砖瓦房也就罢了,茅草木屋实在不保暖,很难想象黔首们要怎么在这样的房间里度过一整个冬天,若在秋天时没有准备足够多的柴火……

因为已经下雪了,有人哆哆嗦嗦的爬到屋顶上,把雪推下去,避免压倒屋子。

朱丹连蒙家别院都没去,直接去了柳叶里,询问二林水泥的进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