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1页)
跪拜之前,她看清了高高在上的父皇。
他似乎愈发消瘦了,鬓发灰白,皮肉松软地堆在锦榻上。
“儿臣叩见父皇……”
许是卫怜忽然出声,屏风之后蓦地响起一阵稚嫩的啼哭。乳母正压着嗓音轻哄,父皇竟柔声道:“将朕的十三皇儿抱过来。”
卫怜也被唤起,眼睁睁望着垂垂老矣的父皇动作笨拙地抚抱怀中稚子,只觉这景象说不出的古怪。
半晌,乳母才抱着十三皇子退下。
大抵是病痛勾起了某些尘封的回忆,父皇看着她,话中竟多了几分罕见的和缓:“方才进来时,可瞧见殿外那棵梧桐树了?”
卫怜应下后,父皇嘶哑的嗓音,才从极远的往事中飘来:“那是朕……与荷娘十四年前亲手栽的。”
戚荷正是母妃的闺名。
卫怜沉默了会儿,无从揣测父皇的心意。紧接着,他话锋便是一转:“你不愿嫁给姜沛?”
她犹豫片刻,微一咬牙,连忙跪下:“是,儿臣不愿。”
“贺昭仪之侄也曾来求娶,可依朕看,你与他并非良配……”
卫怜微微睁大眼,一颗心像是被他的话给攥紧了,而后止不住地往下沉。
父皇咳了几声,眉间那点温和也迅速散尽,脸上只剩下冷肃:“朕有意将你赐婚于侍中魏衍。待回长安,便为你二人拟旨完婚。”
卫怜一时反应不过来,还怔愣着,眼见父皇眸光转沉,只得向他叩首。
“儿臣……叩谢父皇隆恩。”
告退的时候,卫怜又路过了殿外那株梧桐树。她不由停下步子,出神地望了会儿。
暖阳正筛过郁郁葱葱的枝叶,于地上投落一片斑驳的碎影。
清风一过,树影摇曳,叶子也跟着哗啦啦响个不停。
——
卫怜将魏衍这个名字
牢牢记下,仔细打听此人,还特地去找了卫姹两回。
魏氏并非高门显贵,但在长安为官数代,算得上是有底蕴的人家。魏衍长她三岁,容貌俊逸且为人清正,对卫怜而言,这婚事也算不错了。
只可惜他未曾随驾来琼州,而是留在长安供职。卫怜十分想要暗中瞧瞧他,闻言也只能作罢。
此事说来是大喜,可犹春陪伴在侧,却见公主面上并无多少欢喜,反而总在思忖着什么。
公主从前最大的心事也不过一个陆宴祈,如今好似又添了不少,偶尔仍会翻出陆宴祈早前寄来的书信,看过两遍后,便伏在书案上,提笔写写画画。
犹春不识字,愈发担忧她,只得更为尽心地照料。
宫人将狸狸的新猫笼造好了,卫怜抱着猫儿试着放进去,竟发现笼子略有些小。她仔细端详着狸狸,不禁纳闷起来:“怎的长成大胖妞了?”
猫和人一样,太胖了总归有碍健康,卫怜遂吩咐宫人,日后得定时定量喂食,莫让狸狸一睁眼就是吃。
然而白日里刚说完狸狸贪嘴,卫怜自己晚上也没忍住,多吃了两块糍团,便带着犹春去外头散了两圈步,消过食才回来。
三秋过半,夜风渐凉,吹得犹春手中那盏角灯不住摇曳。光晕明明灭灭,宫阙也尤为寂静,仿佛稍大点声音就能惊动天上人。
卫怜望着夜色里的殿宇飞檐,忽然想起了长安。从未离宫这样久,也不知何时才能回去……
她一路想着心事,直到殿门前,才瞥见近在咫尺的廊柱阴影之下,默然立着一个高大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