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D(第2页)
江修暮想了想,把她头上江母给买的猫耳朵发卡拿下来,戴在自己头上,又问她:“现在呢?”
司黎盯着他看了会儿,忽然小嘴一弯,笑得很开心,手里积木也放下了,站起来去摸他头上的猫耳朵。
“现在小暮哥哥可爱了。”
老婆喜欢就好。外表四岁,内心异常成熟的江修暮看着乐开花的小姑娘,心想,他家阿黎开心就好。
装猫卖萌什么的他活得久了,都看开了。
不过“我不是你哥哥。”他抱着小司黎,再次认真地强调,“我是你亲人,但不是你哥哥。阿黎,记住这一点。”
四岁的司黎
似懂非懂地点头,心里却很疑惑,他和阿姨说的好像不一样。
(三)
上幼儿园开始,蒋倩就着手培养两个孩子的兴趣爱好。
她自认是个佛系的慈母,那声乐美术跆拳道至少都得尝试一下吧。
试完之后,再让孩子自己选一个坚持。
上辈子试过太多的江修暮对这事积极性不高,他就等着司黎选什么,他就选什么。
事业、爱好,他目前都不想,就一心一意想陪老婆长大。早上睁眼就是去隔壁叫小司黎起床。
后来司黎只选了一样,就是画画。
江修暮还私下问过她,如果她想选唱歌戏曲之类的也没关系,家里会给她请很好的老师。
司黎却拒绝了,她说不要,其他的都好吵。她喜欢安静地画画。
行。那就画画。
江父听说这事,特意回母校海城大学,去求了一位艺术学院的院长教自家的两个孩子。
院长看过两个孩子的画,最后只收了司黎一个,另一个他婉拒了。
这件事江修暮也不在意,他只是有点烦,不能随时随刻陪在司黎身边了。
最后还是江母深思熟虑,她想着一个孩子也是送,两个孩子也是接,听说那位院长的夫人是省围棋协会的?
围棋学个入门,也不需要太多天赋,有手就行嘛。
干脆凑一对,都一起打包送去算了。
于是接下来每个周末,两人都会准时到老师家报道。一个去画室学画画,一个在客厅学围棋。
休息的时候,江修暮就会倚在画室门边,看司黎专注地拿着画笔在纸上涂涂抹抹。
他有时候会递上一杯水,有时什么都不做,就静静地看着她。
上小学后,老师知道他俩的关系,还会把他们调到一起做同桌。
一次课间,后桌的小女生从办公室回来,惊讶地问他们是兄妹吗?因为她在办公室听到老师们说
“我不是她哥哥。”
没等司黎回答,男孩微沉的声音横插过来。
“那你们是什么关系?老师说你们是一家人。”小孩子都爱刨根问底。
这时司黎也已经七八岁了,她懂得阿姨和江叔叔是收养她,她和江修暮没有血缘关系,
“其实我们是——”
“是亲人。”旁边的人替她回答,接着,江修暮又伸出手掌转回那颗小脑袋,“阿黎,背课文别分神。”
“哦。”司黎乖乖坐好,继续专心背课文。
尽管年龄还小,懂事后,天生聪慧的司黎还是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一直到放学都还在纠结。
是因为不喜欢她吗?所以不让她叫哥哥?
还是怕她抢走叔叔阿姨?
“想什么呢?”江修暮及时拉住她,前面有一颗小石子,“专心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