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第33页)
傍晚落阳斜,送走最后一批宾客,谢府阖府结束忙碌。
办成一件大事,没出什么大差漏,连夏容漪和谢行修看着都松了一口气,挺直的脊背松懈一分,慢慢踱步回知行斋。
姜姒和谢云朔跟在后面,还有一行管事、丫鬟婆子。
以及其它各房的人。
众人先往正房去,一家人要说说话才会散。
行路中,夏容漪同身后的小辈说:“云朔和阿姒好几日没回府了,出征前有一日归家日,就在家中,哪里也不要去,好生陪陪阿姒。”
谢云朔看向姜姒。
他知道,方才的事没同意她的提议,她心里有气。
他没来得及搭话,只是看向她,探究她的反应。
谁知,姜姒面上带着微笑,笑盈盈声音软和地回:“母亲体贴。”
好似二人之间没有发生过假山后面那一段,一如往常一样。
谢云朔不禁松一口气。
然而等夏容漪与众人说了今日的事,一一安排了奖赏,也给各房送了不少好东西,放众人回房,他们夫妻二人回院子途中,姜姒又像换了一个人一样。
谢云朔的心再度揪了起来。
原来并非她不介意,只是不想让旁人担心,因此在外装作无事。
如此识大体。
想到这儿,谢云朔长叹一口气,她太好了。
她越好,他越不会同意带着她去边关,他舍不得。
姜姒应当好好地被养在这将军府中,金尊玉贵、锦衣玉食、华服宝马香车。
等着他凯旋而归,给她挣诰命,而不是跟着奔波历险。
可是,谢云朔知道,姜姒虽一介女子,可性子刚强不输他。
她做的决定、想法,恐怕也和他一样,如磐石难转移。
尤其是难被他转移。
两人成婚这么久,谢云朔自然能看出来,方才姜姒动气了。
因为他说的话不中听。
因为他拒绝了她。
可这件事,在谢云朔看来就是没有商量的。
这让他怎么退步?
他退步,她就要跟着他一起去边关了,这怎么行?
夫妻二人之间只错一两步,可是两颗心拉开了无限遥远的距离。
姜姒没搭理谢云朔,没与他说话,因为她的内心还停留在当时被他不容置喙地拒绝后介怀的心情,且未做改变。
并没随着时间有所缓和,甚至更甚于当时。
因为今日,祖母现身在宴上,受人敬仰、尊重。
女子本该如此。
尽管姜姒想随军的初衷并不如此。
她无法上阵杀敌,但也能在后方操持琐事,尽其所能。
虽说如今也不像三十年前那般,武将青黄不接,突厥难以战胜。
边防也建设得越来越好。
她知随军出征不是儿戏,可是已至花甲的老太爷都远征坐镇,身为谢家儿郎和谢家儿媳,她不该退缩。
一入将门,终身也都将在亲人战死的阴影中担惊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