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山2(第2页)
林草秋随野火燔,焚身糜灭岂不痛?
将来你们二人,还是兄弟,但也会是君臣。多年后雍丘重聚,你们可还会回忆起今昔?
曹丕扭头见她不乐,忙将右臂搭在她肩头,亲和一笑。崔缨怔了怔,也只好陪笑着,眉眼弯弯。
曹操屏息,眉目舒朗,远眺海面,时而皱眉,惹起一丝愁绪,忆起某某。
可惜,那逝者,无法赴重九登高看海之约;那生者,也远在许都,或寓高台,或陷囹圄。
举头望向无垠沧海,看天边云绻云舒,听海鸥高亢之音,崔缨深吸一气,尽力感受着此刻这弥足珍贵的和谐相聚,感受着古人沧海一观,天下一览的豪杰之气。
雄心志四海,万里望风尘。
其实她多么幸运,能亲眼见证,这一难忘的历史时刻。
没有硝烟的汉末三国世界,景色也很美。
……
日暮已至,夕晖斜照,海平面上金波潋滟,若有千万里遥。天边的云霞被晕染成了秋天的颜色,恰与光秃秃的碣石山壁互为映衬。海浪翻卷,轻轻敲打着沙岸礁石群,好似在安抚着大陆因多年战乱而不安的心。
涛浪也曾无情击打礁石,可不知过了多少年月,临渝的碣石山依旧赫然竦峙。
崔缨独自坐在黑礁石上,心跟着海浪震荡,魂也跟着鸥鸟纵横大海,追逐夕阳而去,肉身却不能像碣石山一样,挺直身躯,直面沧海。
她拿着随身携带的笔墨,一块素巾,想记录些什么,却不知从何落笔。只好试着填了首词:
《永遇乐˙建安十二年有怀》
汉祚衰杨,朔尘暮迫,胡风寒恶。
巡狩乌桓,远骞翥翮,跋涉卢龙漠。
堑山堙谷,八千隰泽,万丈蔽穹巘壑。
苦行役,虺蜱毒棘,涸水井吊绳索。
辽狼曹虎,熊罴迈赫,骠骑骁骁戈绰。
夜袭粮辎,斫烧敌柝,中帐酣羹臛。
卢轲冢墓,柳墙城郭,素雪纷霏萧落。
遗良策、许君一诺,坐观弈博。
人在偌大的自然面前,总是如此渺小无力,无法抗拒铺天盖地的的惊涛骇浪,更无法抵御人世间的生老病死。无数文人墨客可以东临碣石,留有遗篇,却耐不过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彼时碣石仍是碣石,故人却不复故人。
她来此汉末世界十余年,颠沛流离便有八九年,前世骨肉至亲,兴许再不相见;今朝碣石山下观沧海,明日黄土陇头送白骨。如之何勿思?如之何勿念?
你崔缨何人?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罢了。
“小时候妈妈对我说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长的地方——”一首柔耳的海乡曲,忽然从遥远的后世传来,感人心肠。
曾几何时,她也想对着沧海,把这首歌儿唱给郭奉孝听。
故人却化海上鸥,随风扶摇楚云端。
心爱之人不在心上了,敬爱之人也抛舍离世,徒留她一人,对着这海面晚风,凄寥伤神。
若不是身后忽然被人披上一袭战袍,崔缨几乎感觉不到在礁石上坐着的寒冷。
“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曹丕说着,蹲下与她同坐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