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8章 市长来电(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张涛,黄波涛最得力的通讯员之一。

果然来了。

拔掉一个孙浩,就想塞一个段位更高的张涛过来。

这是嫌之前的监视力度不够,想换个高清摄像头?

他的视线继续下移。

第二个人选,县委政研室的一名副主任,履历平平,能力中庸,像是个陪跑的。

第三个,常晓雯。

简历很简单:名校中文系毕业,省委选调生,入职县委办两年,现任综合科科长。

刘志军似乎没打算介绍常晓雯,他的重点全在第一个人身上。

赵海川放下简历,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着桌面。

他没有直接表态,而是说:“刘主任,辛苦了。”

“秘书这个岗位很重要,笔杆子是基本功。”

“这样吧,你把这三位同志近两年主笔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文稿,每人找两份拿来我看看。”

“我先看看东西,再定人。”

用业务能力做标准,这是最堂堂正正的阳谋。

刘志军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

他本以为赵海川会就着这几个人选的背景、资历掰扯一番,没想到对方根本不接招,直接釜底抽薪,要看硬货。

写材料这种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做不了假。

“……好,好的,书记。我马上就去办。”

刘志军碰了个软钉子,心里憋闷,却又发作不得,只能点头哈腰地退了出去。

夜,渐渐深了。

赵海川没有回县委招待所,而是住进了耿群之前住过的那间小宿舍。

房间不大,陈设简单,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仅此而已。

他不喜欢应酬,更不喜欢住在人多眼杂的招待所。

这里,更清静。

桌灯下,摊开着三叠文稿。

分别是张涛、第二位人选,以及常晓雯的。

张涛的文稿,东马八稳,官话套话连篇,看起来面面俱到,实则空洞无物,典型的老机关文风。

第二位人选的,更是乏善可陈,甚至有几处明显的逻辑错误。

赵海川的目光,最终落在了常晓雯的那两份文件上。

一份是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另一份,是关于应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前者,逻辑清晰,数据详实,引经据典,最后提出的几点建议,切中时弊,非常有操作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