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 9 章(第3页)
时下崇玄,对儒家礼教的崇拜不像前朝那么高。
有仆妇跟随,只要不逾礼,约定婚约的小儿女相见,算不上失礼。
若非如此,褚鹂也没机会和王荣见面。
但他们家刚出过名教差错,褚鹦觉得还是谨慎一点为妙。
省得行差踏错,带来诸多麻烦。
至少第一次去赵园,还是要带着沈细娘她们做见证的。
当然,还有韦园儿等人,也在受邀之列。
褚鹦不是没气性的泥菩萨,此前从容大度,不把讥讽放在心上,是为了各家体面,顺便宣扬自家宠辱不惊的名声。
现在见赵家园业丰美,褚鹦生出借此出气的念头。
褚家嫡支不盛,韦家则不同,当代韦家家长、宪台官长韦诏膝下有九个儿子。
韦园儿的父亲非嫡非长,他日分家析产,韦园儿一房得到的家产不会很多。
现在没分家,韦园儿还能仗着她的御史大夫大父逞威。
未来分家析产,韦园儿家里未必能置办起这样丰美的田园家业。
邀请韦园儿的用意,褚鹦在信中明示赵煊了。
她就是这样一个睚眦必报的娘子,日后嫁给赵煊,她还要兴张事业,绝对藏不住,更不想隐藏自己的秉性。
所以,不若提前告知赵煊这件事。
好看看这郎君能不能容得下她。
能写出一手风骨崚磳的字的郎君,绝非可以随便糊弄的傻子,她不提前通知,等韦园儿等人到了,赵煊也能看出她的用意。
与其遮遮掩掩,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表明心迹。
赵煊的答复非常喜人。
在回信里,他这样写道:“娘子下嫁,是我家之幸。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他日宾客登门,必配合娘子,一抒心中郁气。”
而在褚鹦带着朋友登门的那一天,赵煊他穿着一件鸦青色圆领袍,紫色蜀锦半臂,与褚鹦身上的紫色披帛互相呼应,显得他们愈发相配。
褚鹦笑吟吟介绍双方的身份,然后对格外光鲜亮丽的赵煊道:“麻烦赵郎君了。”
“五娘的事,对我来说不是麻烦,你只管吩咐就好了。”
赵煊已经开始演上了。
但他到底是在演戏,还是在表达真情,又有谁分得清呢?
把众人迎进府中后,赵煊开始招待客人。
他又是带众人游览府中十景,又是说这些景色只有让五娘取名才不落俗套,又是暗示众人这宅邸是名王旧邸,占地三十亩。
最后他宣称道:“康乐坊宽敞舒适,但布置呆板,配不上名门闺质。我阿父从南豫来信,命我务必修好新宅,博取亲翁欢喜。”
他口中说亲翁,眼神却飘向褚鹦。
但凡长了眼睛的人,都能看出赵煊眼波中暗含的情意。
心爱褚鹦者因而心安。
心厌褚鹦者只得在心里恨恨地想,就是现在没成婚,这两人才能两相安好。
她们才不信,生活到一起后,褚鹦这个世家女能和赵煊那个兵家子谈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