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1页)
第五十一章
陈筹的回答让谢云韶愣了愣,她看来,李皓棠此举完全是可行的,不懂为何陈筹竟然会开口反对。
“这是为何?”谢云韶蹙了蹙眉,她是怎么也没想到陈筹会拒绝的。
“王爷志在西北,有意借此事以立大梁之威。”陈筹面对着谢云韶,但还是看了一眼李皓棠才道,“但是,借民意以毁王庭,此举恐怕很难实现。”
翟烽望闻言转过头来看了看他,有些明白陈筹要说什么了。
“如今,燕云十六州确实是两相融合,相安无事。可是,此乃汉强我弱才会有的局面。一旦胡汉两方势均力敌,那么崇尚武力的北狄人未必会安分守己。这恐怕与王爷想要西北安宁的心愿背道而驰。”陈筹道。
“眼下最重要的是解决羌族的事情,陈大人所言之事可以稍后再议。”一旁的翟烽望也忍不住开口道。
“等事情发生再去想对策恐怕为时晚矣。”陈筹却是丝毫不肯退让,“若想击毁北狄王庭,大梁必定要国库大伤。此后若再起冲突,大梁恐怕无力再去应对,到时候伤的是整个大梁的国运!”
“还请陈大人慎言!”这话说得太过火,谢云韶也忍不住要出声阻止了。
陈筹神色不安地看了看座上,也知此话是有些放肆了。
“你说的出伐北狄,确实是有这个顾虑。”李皓棠对陈筹道,“但灭北狄却从来都不是我的目标。”
陈筹不解地看着李皓棠,小心道:“下官有些不明白。”
“战争从来都不是目的,目的是利益。既然利益能达成一致,那么就不一定要出兵!”李皓棠这般对陈筹道。
这是之前陈筹自己说过的话,他当然还记得,但李皓棠此时提出来,倒是让他有些不太明白:“王爷的意思是?”
“开疆拓土,征辟国域,这固然重要。但是作为上位者,如果一味地只考虑自己的千秋功过,不思量百姓众生的疾苦。纵然能赞誉青史,又有何意义呢?”李皓棠摇摇头,“我出战兴兵,目的从来都不是邀功请赏。”
“我要的是这大梁四境的安宁,百姓的幸福。”
“眼下对于羌族,要么出兵灭之,要么出面抚招之,此二者皆可行也。我不出兵强压,不仅仅是顾念其归顺之心可嘉。”
“燕云汉番混居的情况,你也是了解的。一旦出兵强灭之,亲人离散,阴阳两隔之事便在所难免。倒时候灭掉的可不仅仅是羌族,还有与之有各种联系的大梁人。”
陈筹听完此言,心里也有些明白了,这已经是李皓棠在尽力保全双方的考虑下所能选择的最好的计策了。
“王爷说的是,是下官偏执了。”陈筹庄肃地整了整衣襟,大拜了下去,“还请王爷王妃放心,在下此番前去,必定不负期望!”
谢云韶点点头,微笑道:“你能想通便是最好的。”
“不过,下官有个不情之请。”陈筹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
“什么事?”谢云韶问道。
“下官希望能带着桑娜的丈夫一同去往羌族部落。”陈筹望着谢云韶,但还是忍不住偷窥了一眼李皓棠的表情。
“据我所知,呼延烈极度不喜汉人,他跟着你回去,可不如在我们营里安全。”李皓棠想了想道,“还是让他留下来安心等待吧。”
“可是王爷,他的妻子身处险境,为人丈夫者又岂能安心。”陈筹低声道,面上则是一脸的同情。
桑娜的丈夫本来是不应该来的,但经不住他的哀求,陈筹还是请命带了他过来。可最近军营的不太平让他心思难安,日日缠着陈筹问能不能让他会羌族那边去。
看了看谢云韶,李皓棠也突然理解了这种心情。
“你带他去吧,但务必要小心行事。”李皓棠最终还是同意了。
一旁的翟烽望一直沉默不语,但看陈筹要出去准备行装,便也连忙告退,跟着出去了。
陈筹与翟烽望出去后,谢云韶将陈筹记录的那本书拿给李皓棠看。
“陈筹也是个有心的。”李皓棠拿过翻了翻,里面确实记录得详实细致,“若是翰林院要编纂边境风俗志,他这本书甚至可以直接编入其中了。”
“燕云十六州里,像陈大人这样的番族应该还有很多。”谢云韶合上了书页,道,“王爷想过以后要如何安置羌族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