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第4页)
梨花娘也不是太怕。
但是唐末恨,堂堂三品天行近侍,手起刀落只砍人头,现在却要对着一名懒妇砍木头。
于是唐大人阴沉着一张脸,在梨花家门口砍了半个时辰木头。
那门柱本有一人多高,唐大人刀法精湛,又憋着浑厚之力,一刀一寸,一寸换一刀,刷刷刷,半个时辰后,地面一层长短一致的木头。
梨花家两口子早吓得晕死在地上,自此不敢再虐待梨花。
束脩收得不贵,主要是一种象征,免得有些人觉得学习是件轻易的事情。
凡事情变得轻易,人就不懂得珍惜。
到下午,兴致勃勃过去看热闹的李婶晕乎乎地被儿子扶回去。
她怎么就成了一名女夫子呢?
还是有束脩的女夫子,那真正是祖坟冒青烟的事情。
光荣呀!
第52章比试
幼儿园的屋舍修在学堂旁边,中间有通道。
黎源赞同混龄教育,大的孩子带小的孩子,一起玩闹一起学习,好的风气就一代代传下去。
目前梨花村六岁以下的幼童并不多,黎源造幼儿园的时候村长有些犹豫。
大可在学堂辟出一间教室给幼童。
黎源笑了笑耐心解释,“十里八乡为一体,办学堂这么大的事情要不了多久就传出去。”
种植的技术他可以先不教给外村人,毕竟有些东西你白刺刺给出去,人家还以为你包藏祸心,只有他们村先富起来,其他村看到实打实的好处才会跟上来。
一个村经济发达了,其他的好处也会跟着上来,这个黎源不说,村长也是明白的。
很快村长就想明白,甚至举一反三,其他村要过来学习可以,但束脩就不是那么便宜的事情,只是比镇上便宜点,毕竟都是实打实能换钱的技术。
同样,学堂也欢迎有技术的人过来当夫子,村长颁发印有村长私印的证明文书。
暂时说不出有什么用途,只是一种荣誉。
幼儿园不请老师,但是需要保育员,同时也要交钱,称之为保育费,同时包一顿午饭,孩子可以从早上九点待到下午四点。
这一下梨花村近三分之二的妇人将时间空闲出来,空闲出来的妇人们可以去学堂学知识,也可以帮助汉子料理农活甚至做些能换钱的东西。
一时间,梨花村比过年还热闹。
黎源没想到保育员的岗位竞争很激烈,好多妇人都想过来当保育员,既能照顾自家的孩子还能拿工钱。
但黎源在这块一改往日的宽松,严格不说,保育员还要先培训再上岗。
惩罚措施也严厉,一旦发现保育员区别对待幼童,永不录用。
原本还存着点心思的妇人顿时端正心态。
黎源更绝,他根本就不用幼童的母亲,从根源上杜绝这种现象。
林寡妇几番犹豫还是放弃这项看起来最轻松也有薪水的工作。
她安排得很仔细,早上去学堂学课,下午去干农活。
小虫跟着唐大人学得好,她心里有盼头,想早点挣得一份产业给小虫。
她知道这些都得利于黎源和小夫郎,不说些虚妄的漂亮话感谢人家。
平时看着大家围着黎源和小夫郎,她也只是远远看着。
自被黎源调到讲台vip座位,她发现黎源夫夫两人似乎更喜欢上进好学的学生。
于是她一个没什么文化的妇人硬是绞尽脑汁想方设法问问题。
一开始的问题自然幼稚可笑,但渐渐学出门道后,她发现黎源面对问题时的目光不再是鼓励,而是会仔细思索一番后再详细讲解给她。
林寡妇得到解答后自会感谢老师,与旁人无异。
只小虫知道,他娘亲有时候会激动得在家蹦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