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10第 10 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两种看着卖相更好了,可这什么肉松,松松散散的,蓬松得像棉花一样,这真的是猪肉做的?

带着几分好奇,胤祺先夹起了左边的肉松寿司,与刚才的完全不同,因为加了肉松的缘故,咀嚼间便能品出浓浓的肉香,肉松丝丝缕缕,咸香咸香的,味儿还真像看起来那样,棉花般蓬松柔软,和米饭海苔一起,意外的好吃。

“这可是肉松的,我最喜欢的味道。”想到现代美味丰富的寿司,刘菽圆忍不住流口水,“还有一种玉米的,我也挺喜欢,一口咬下去鲜甜鲜甜的,直接爆汁,原汁原味,轻盈爽口。”

可惜啊,玉米在康熙年间根本没有普及,也不是成熟的季节,她托人问询了许久,也没找到,那就算了,加点当地特色也行。

“油炸馃子放凉后切成小段,回锅复炸一次,这样外皮会更加酥脆;里面还有炒米,炒米拌上一层厚厚的乳酪酱,再裹上米饭,这个味道挺别致的,可以试试。”

右边这款寿司是她琢磨出的蒙古族吃法改良版,说实话,心里还是有点紧张的,要是在现代被蒙古族同胞知道她这么干,指不定要被网曝的。

这样想着,求生欲一下起来了,刘菽圆心里默念,这是在清朝,条件有限,莫怪莫怪啊。

胤祺依言又夹了一个,油炸馃子本就外酥内软,复炸后更加酥脆,碾碎后加进米饭里,咬下去“咔嚓咔嚓”作响,而炒米自带干香,本就极脆,调和了乳酥酱后,有点像拌了奶嚼口的口感,再裹点米饭和海苔,味道怎么说呢,熟悉中带着一丝陌生。

吃不惯,当真是吃不惯。

“我还是觉得肉松的更好。”胤祺的筷子又伸向左边的瓷盘,“你这些菜都是从哪儿学的?清苑县以咸为主,倒是没听过还有寿司、拌饭什么的。”

刘菽圆心里一惊,现在的清苑县当然没有,可几百年后,这些吃食早就烂大街了,她只不过玩了个时间差而已。

“奴婢祖母在世时是个老饕,奴婢自小跟着祖母长大,耳濡目染学了不少,小的时候也问过祖母这些吃食的来历,可她没说,所以奴婢也不知道,或许祖母年少时游历四方?意外获取惊艳食谱,又或是有什么独特经历?奴婢说不准,只能胡乱猜测了。”

祖母素来疼她,就算知道被她拿来当作挡箭牌,只会笑着嗔怪她两句,不会计较的。

可胤祺听了这话,神情忽然有些失落。

“你也是在祖母膝下长大?”

刘菽圆点点头:“奴婢母亲去得早,父亲也没续弦,和祖母一同将我拉扯大,直到进宫前,父亲才认了三个义子,他平时忙于差事,也顾不上我,所以一直是祖母陪着我的。”

没有续弦?只有一女?这样的男子倒是罕见。

知晓她也是祖母陪伴着长大,胤祺不觉和她亲近了几分,这寿司小巧精致,味道也好,独他一人享用实在可惜。

“李德禄!”

被点到名的李德禄赶忙囫囵咽下嘴里的寿司,躬身听候吩咐。

“爷很喜欢这寿司,辛苦刘格格每样多做些,爷拿去给太后和兄弟们尝尝。”

多做些?是多少?

刘菽圆僵在原地,整个人像被雷劈了一样。

康熙那么多儿子,每个口味不得都做几条,每个阿哥还带着一大家子人,这得做到猴年马月啊,尤其她看到送来的米饭直接用木桶装着时,装都不装了,直接靠在佩兰身上,一脸的生无可恋。

再无恋也得硬着头皮做啊,谁让咱得了领导青睐。

好在胤祺也没想真的累死她,除了春芽、佩兰,李德禄还从膳房抽调了十几个小太监,这些人可都是厨子出身,手上都是有功夫的,刘菽圆教了一次便都会了,卷得比她自个儿还好看。

然后,寿司小作坊就轰轰烈烈地开始干活了。

等到她加完班,累的连句话都懒得说了,双手一直卷寿司都快抽筋了,关键做着做着就缺个东西,还得叫小全子去膳房拿。

寿司好吃,也不能当饭吃啊。

她不禁叹了口气,可惜阿哥所的小厨房需内务府报备,寻常侍妾不可私设,不然她就能用火自己做点别的好吃的,每天指望膳房做了送来,虽然省了不少功夫,可味道做法总得细细教,颇为麻烦。

没想到梦这么快就实现了!

她这边正给胤祺准备明天早膳吃的肉松寿司,戴嬷嬷领着内务府的十几个小太监风风火火地来了。

“太后娘娘听说格格擅长烹调美食,特命内务府在五爷院里建处小厨房,格格有什么新颖的美味也可及时做了给五爷奉上。”

什么!小厨房!

刘菽圆乐了,宫里娘娘人手一个的小厨房,能做藕粉桂花糖糕的小厨房?

她也拥有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