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第 82 章(第2页)
对方应该懂他什么意思:他还是想让对方给那被他‘随手’杀了的随从磕头认错。
苏幕遮那边怎么反应还不知道,但这一路上,他是越走越糟心。
不知道是因为他太漂亮太年轻了,还是以往仁善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让很多人对他没有距离感,即使前呼后拥,也生不出什么威严感,反而像谪仙下凡,伸张正义来了。所以除了自荐枕席的男男女女,还有一群穷苦百姓拦着他,在那喊冤,要他做主。
周子烬看着周围凑热闹围观的众人,不知道是该庆幸这些百姓对他的‘信任’,还是该自省:为什么没人怕他?他应该是反贼吧?
但他还真的没办法把这些人打走,只能停下,寻了个能稍微躲避风雪的茶楼,边请所有人喝茶,边回答众人的问题。
他像是开了场新闻发布会一样。,让他们轮流发言。但大多数人,都是临时赶过来的,或者纯纯看热闹。真的有事,要寻他帮助的,他就让旁边的随从写下来,跟对方确认无疑事情原委后,就直接批复给哪个部门,让对方过去找。但大多数时候,对方证据并不完善,他也不好判断事情真假,就让他们先按流程来,去找所辖的官府。如果官府接了诉状,要是拖着不处理,或者处理不公道,再来找他,或者敲宫门口的登闻鼓。
有百姓担忧的问:“那些学子怎么办?什么时候放出来?”
周子烬说他也刚刚接手,但年前,一定全部处理好。
有人不知道是胆子大,还是有意为之,还问他:“以后是不是不能喊活菩萨,要喊‘圣上’?”
周子烬也温和的回:“最好活菩萨和圣上都不要喊,我都不是。如果真要称呼,可以喊我‘同志’。同志,就是志同道合者,同道者的意思。”
有人失望不解,他们不知道这压迫是制度的原因,只以为换仁善的,也许会不一样。也有人在嘀咕:“你不做那龙椅吗?那为什么要造反?”
周子烬听到了,他也耐心的解释:“为什么一定是为那龙椅?是因为,自古以来,但凡造反,最后目标就是坐上那位置吗?然后呢?‘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听起来确实很威风,是个人物,大枭雄。可是他成功了,他兄弟们也算成功,日子都过得舒坦了,那不是他兄弟的大部分人呢?这日子也舒坦吗?我觉得小部分人爽只是小爽,天下人人都爽,这才是大爽。”
有人点头,但有人不服的说:“哪可能人人都过好日子嘛?”
“但可以让人人吃饱,不受饥寒和压迫,不用再卖儿卖女典妻,给主家卖命……”
“真有那样的好日子?”
“会有的。”周子烬答的斩钉截铁,他跟众人说:“这个世界很大的,你们知道有相邻的州府,还有相邻的国家,有高山,有无边无际的大海,那你们知道跨过山,越过海的那边是什么吗?就在我们的东南方,那里一年四季气候温暖,稻谷一年三熟。而海上,还有很多岛屿,水果很多。”
周子烬本来想等船回来,让大家见识过后,再宣传这些,免得被人说他在讲‘天书’。但看众人听得认真,就还是继续了。他说:“在更远地方,大概8000海里,是一座比我们现在这个国家面积还要大的岛屿。那里的地下有金山银山,还有煤、铁、铝、锌、铜,铅、镍,还盛产小麦、大麦、燕麦、黑麦,大豆和豌豆。他们那里还产油菜籽和花生,可以用来榨油吃。那里还有甘蔗,可以用来生产糖……”
有人听得兴奋向往,也有人质疑不信:“你说的这些,大家都没有见过,它们长什么样子?产量呢?”
“产量?我知道几样食物,能亩产几千斤,你们拿纸笔,我给你们画出来。”
他边说,边迅速的画。虽然因为手上的伤,他拿笔的手有些不顺畅,但大概模样,还是给众人画了出来。
“这个是土豆,产量极高,黄土和沙土地都能种,一亩可达数千斤,椭圆、皮糙、黄褐,蒸、煮、烤皆宜,饱腹可口,也耐储存,大冷天存着也不容易坏,要是家家户户都种上,闹饥荒的时候可就有救了。”
“还有这个棉花,这东西开花结果后,棉桃里全是白花花、软乎乎的棉絮。摘下来就能纺成线、织成布。用这布做衣裳,又暖和又透气,比麻布、葛布强太多了。不难种,耐旱,收成也不少,要是到处都种上,大伙儿冬天就都冻不着了。”
“这个是红薯,有藤蔓,贴着地长,结的红薯就埋在土里。藤蔓也能吃,一棵结七八个果,一个果一般拳头大小,也有更大的,在七八两左右,一亩地收个几千斤轻轻松松。吃起来甜甜的,蒸着煮着都好吃,切成片晒干了,还能当干粮存着。要是赶上天灾收成不好,也能救命……”
周子烬这边正给众人描绘着,可忽然,远处的三声炮响,把众人一下子惊醒了,个个慌乱的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