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第2页)
杨蔓点头,“也好。”
注意到在蒋昭怀里一直沉默的芽芽,杨蔓叫她一声:“芽芽?”
哪想,平日里对娘亲亲热热的芽芽竟把头转过去,背对着杨蔓,双手抱紧蒋昭的脖子。蒋昭稍显无措地看着她。
“这是怎么了?”杨蔓知晓该是她长时间未归,芽芽害怕了,心里叹一口气,伸手把芽芽接过来自己抱在怀里,芽芽倒是没拒绝,但仍赌气埋着头不看杨蔓。
“芽芽生娘的气了?是娘不好,把你一个人留在家里,娘跟你道歉好不好?娘对不住你。”杨蔓低头看她,语气温柔。
芽芽嘴角一撇又开始哭号,这次更多的是委屈,边哭边抽噎:“娘坏!我一个人,害怕!”
——
其实杨蔓昨日与芽芽商量过,今日她要去绣坊,需要芽芽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等她回来。芽芽以为是像以前娘去赶集一样,很爽快地答应了。
但芽芽才在新房住了一天,对她而言这里并不如以前村里的房子那般熟悉,芽芽一个人待在陌生的房子里,听着隔壁夫妻陌生的声音,对门小孩玩闹着互扔土疙瘩,会不小心扔到院门上,“砰——砰——”陌生的响动让芽芽战栗,晌午也没有柳婶子推门进来看着她吃午食,芽芽渐渐有些害怕,蜷缩在娘的卧房床上,那里有娘的气息。
芽芽蜷缩在床上用被子把自己蒙头盖上,连午食也没吃便睡过去了。再醒来时,家里依旧只有自己一个人,她又饿又害怕,终于忍不住大哭起来。
哭声恰巧被等在门外的蒋昭听见,蒋昭近前边拍门边喊芽芽,但芽芽可能是太过害怕,没听到蒋昭的声音。
蒋昭喊不应芽芽,她的哭声又一直不停,情急之下,他只好来到侧面院墙边,一使力攀上墙头翻了进去。
循着哭声找到芽芽时,她抱着杨蔓的枕头,缩在床头,闭眼哭的浑身颤抖。
蒋昭顾不上避嫌,快步走到床边,小心翼翼的叫了几声芽芽,芽芽这才睁开眼睛。
蒋昭朝她伸出双手,语气轻柔,“芽芽,是蒋伯伯,不怕了,到伯伯这里来。”
芽芽对蒋昭有极大的信任,在芽芽这里他与安全感等同,于是芽芽停下哭号,抛开枕头,慢慢爬进蒋昭怀里。
蒋昭把她抱起,摩挲着她的后背轻轻安抚,又从怀中掏出帕子将她满脸的泪水擦干。
“你娘去哪里了?”
“娘去…绣坊,伯伯,我…饿!”芽芽哭狠了,说话还一抽一抽的。
蒋昭抱着芽芽去厨房,看到锅里闷着的杨蔓给芽芽准备的馅饼,摸了摸还有些余温,蒋昭拿出来递给芽芽一张饼,让她先垫垫。
蒋昭欲把芽芽放下,但她哼哼着不愿意,刚哭闹过的孩子确实比较粘人,况且芽芽自己一个人待了那么久,害怕劲还没缓过来。
蒋昭只好一手抱着芽芽,一手烧水煮粥。
要切菜炒菜时,就让芽芽骑在他脖子上,双手抓住他的耳朵。这是很多孩子喜欢和爹爹玩的“骑大马”,但芽芽生下来就没爹,从没这么玩过。此时骑在蒋昭脖子上,高处的视角让她感觉新奇极了,渐渐放松下来,甚至兴奋地笑起来。
晚食做好,给杨蔓留出一些,蒋昭抱着不愿松手的芽芽,一勺一勺的喂她喝粥吃菜。刚吃一半,杨蔓就回来了。
——
杨蔓抱着芽芽左右悠了悠,安抚性地抚摸她的头,“是娘不对,怪娘,芽芽不哭了好不好。”
杨蔓安抚着芽芽,不断地怪自己,却说不出一句“下次不会了”的承诺。因为她往后要去绣坊上工,她不能保证以后能把芽芽时时带在身边。
一时内心愧疚不已,深觉对不住孩子。
蒋昭看着杨蔓哄孩子,越哄她自己的表情反而越悲戚,生怕下一秒娘俩就一起抱头痛哭,连忙接过芽芽,安慰杨蔓:“好了,也不能全怪你,你也是不得已。芽芽已经好多了,估摸着就是看到你又委屈了。”
“你忙了一天还没吃饭吧,我给你留了些粥菜闷在锅里,现下应该还热着,我去拿,你先填填肚子。”
芽芽在蒋昭怀里慢慢止住哭声,蒋昭又把她提起来举过头顶,让她骑在自己的脖子上,哄孩子的语气轻快:“我们去给你娘拿粥菜,芽芽坐稳,出发喽!”
蒋昭故意疾走几步,吓得芽芽抓着他的耳朵不放,生怕掉下去,惊吓过后又觉好玩,嘎嘎乐出声。
杨蔓看着蒋昭故意逗孩子,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进了厨房,心里软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