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060(第1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县令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师爷小心翼翼道:“大人,这天气太冷了,外面的兄弟都冻坏了,咱们要不买点背心给他们。”

县令叹口气道:“这外面的路都封了,哪里还能买到。”

师爷笑道:“让我办户籍的村长,他们村有妇人做的背心,您看看……”

县令捏了捏背心,里面的棉花可不少,这个时候,绕是县衙也是缺衣少食的,县令心里也着急,听到有背心,问道:“有多少啊?”

“大人,差不多要七八件,还有几件小娃娃的。”

县令想了想,县衙这些兄弟也不容易,对师爷道:“只要要价不过分,那就都买了就是,给兄弟们,这些日子,他们也不容易。”

师爷听到这话,笑眯眯的道:“多谢大人,我替下面人谢谢你。”

县令拿了一锭银子,看着案上腊肉,他一个人外放,家里也没什么人,于是道:“这腊肉今日做了,给兄弟们开开荤。”

师爷笑眯眯的拿着银子,嘿嘿道:“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周村长在屋里等着,没一会儿就看到师爷拿着东西归来。

“师爷,办好了吗?”

师爷点点头道:“办好了,还有个好消息,我们大人说了,这衙役兄弟不容易,你这些背心我们大人买了。”

“这……都买了?”周村长有些不敢相信。

师爷点点头道:“我也不占你便宜,现在外面的铺子这样大的背心,也要一百文一件,你这些棉花些,我都包圆了,一两银子怎么样?”

在村里一件薄棉衣都只能卖一百文,周村长听到了,自然愿意。

师爷把户籍书递给周村长,笑着道:“好了,事办完了了。”

“多谢师爷。”

周村长拿着银子,出去的时候,都好有些飘飘然。

他们家条件在村里不错,也没有一天就赚一两银子。

师爷把背心买了,給县令留了一件。

县令原本也没当回事,看着衙役都穿上,他也穿上,没想到格外的暖和,他写字都不冷了。

衙役们吃到腊肉也高兴,师爷也没忘揽好,是“他”说动县令大人给大家改善生活的。

衙役们做事自然更加用心,也记了师爷的好。

周村长去了布庄,掌柜的看到衣服,针脚和尺寸都是没得说,刺绣也是一如既往的好,都笑得合不拢嘴。

布庄有些衣服是外面绣娘做好的,这路堵了,他都好些日子没做生意了,剩下一些绣娘做的衣服都是普通成衣,也赚不了多少。

这外面想买衣服的倒是有,但是他没有东西卖,这棉花倒是卖出去了,但是这棉花就算翻了一成,也赚不了多少钱。

“掌柜的,这些能给多少钱啊,赵氏也没和我说个数。”

掌柜的哈哈大笑道:“平日里,就两百文一件,这些有刺绣的就是五百文。”

“不过现在天气冷,也该涨价,这几件加一起,我给你八两银子,五两是工钱,三两做下次的定金。”

“八……八两?”掌柜的点点头道:“是,现在是这个价,若是平日里,肯定是没有的。”

掌柜的把钱给周村长,周村长还有些不敢相信,掌柜的笑着道:“你告诉赵氏,我这里还有些活,让她尽快做,做好了我都收。”

“这些料子,棉花都拿回去。”掌柜的已经看到银子在招手了,对周村长热情的不成样子。

周村长浑浑噩噩的离开,还有些不敢相信,但是银子沉甸甸的,是真的。

镇上有杂货铺子和布料铺子,当铺都开门了,但是米铺酒楼都没有开门。

有的人家还在嚎哭,街上也有些要饭的,周村长看见就走了,他连自己村里人都管不了,这些人就更加别说了。

其实他们这些村里人还好,这镇上人,……有的人存了粮食,有的人不信邪……也是没法子的事。

大部分都是人家都关了门,街道上的衙役也变多了,显然……这大雪饥饿,难免会乱起来。

周村长拿着户籍就去找了赵氏,沈时今和赵氏看到户籍,也是高兴。

温榕看着上面的字,有些不认识?沈时今耐心的给解释,这是户籍,有了这个,再也不用回沈家,他就是自由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