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段英醉酒(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二天,侯卫东一早就守在高长江门口,见面后赔着笑脸道:高乡长,昨天喝醉了,下午没有起来,我们今天下山汇报修路的事情。

高长江坐在门口摇着蒲扇,道:9月5日镇里发工资,我们那天下山,汇报了工作,又领了工资,免得跑两次。

他拍拍腿:年纪大了,爬山路太吃力。

侯卫东心急火燎地道:9月5日,那还要等十几天,我们还是尽快向领导汇报。

他对镇里的事并不清楚,认为修路是好事,镇里应该能同意,因此坚持马上下山。

高长江无奈地道:我先给赵书记打个电话。侯老弟还真能缠人。

两人去乡政府大院的路上,侯卫东问了一句以后让高长江嘲笑很久的话:

高乡长,镇里书记和镇长分别是党政一把手,到底哪个官更大一些?

高长江万万没想到侯卫东会问出这等幼稚问题,挠着头,道:政府是在党的领导之下,你说哪个大?

高长江到杨新春的邮政代办点给赵永胜打了一个电话,然后对侯卫东说道:

赵书记在办公室,让我们过去。

一路下山,侯卫东无心看风景。到了镇政府门口,高长江特意交代道:积累工和义务工的事情不要提,这是违反原则的话。

高长江来到了赵永胜门口,直接就推门进去。

赵永胜房间开着空调,极为凉爽。

侯卫东走得浑身冒汗,被冷气一吹,犹如掉入了清凉世界,从头顶舒服到脚底。

修路?赵永胜听到高长江的想法,很是惊讶,他看了一眼侯卫东,道:

老高,恐怕这不是你的想法。

赵永胜在办公桌后稳如泰山,很有些威严。

在他面前,侯卫东自信心没有那么足,但是他想起在上青林村干部会上说的话,鼓足勇气道:赵书记,上青林没有公路,发展受到了限制,所以我想在上青林修路,三个村都表示支持。

赵永胜吸着烟,心道:这个小毛孩子不知天高地厚,如果修路真是这么简单,上青林乡早就开始修了。

高长江见侯卫东说话不太对路,接过话道:几年前,上青林就有修路计划,设计图也请人做出来了,可惜最终没有干成。

今天秦大江他们几个都到工作组开了会,提出了要修路。

赵永胜弹了弹烟灰,一字一顿地说道:修路是好事,年轻人有想法也是好事。

但是,这么大的事情,工作组应该先给党委政府汇报,征得同意后,你们才能开这个会。

他严肃道:你们工作组不按规矩办事,和村干部私自串联,这是在逼镇党委表态,明白吗?

侯卫东听到但是两个字,心里已是一紧,再被赵永胜扣上一个违反工作原则的大帽子,一口气就憋在了胸口。

高长江解释道:如今益杨全县就只剩上青林没有通车了,高志远老书记很重视这事。

今年春节我遇到高书记,他还跟我提起这件事。

上青林秦大江、曾宪刚等人修路积极性都很高。

高长江所说的老书记就是沙洲人大主任高志远,上青林就数他的官当得最大,大家都尊称他一声老书记。

赵永胜喝了一口茶,沉吟道:修路是好事,村里有积极性,我原则上同意。

只是修路需要钱,秦镇长是行政一把手,钱的事情由他说了算。你们去向秦镇长汇报,具体落实资金。

高长江知道青林镇财政的现状,心道:赵永胜倒是会踢皮球。

侯卫东没有听出话外之意,很高兴,暗道:看来这事有戏,赵书记表态支持我们,也不知秦镇长能拨多少钱来修路。

进了秦飞跃办公室,侯卫东屁股还没有坐稳,计生办黄正兵手里拿了一叠单据走了进来。

秦飞跃接过单据后刷刷地签字,突然,他停了下来,说道:怎么有出租车费?镇里早就有规定,出租车费一律不报,这张你拿回去。

黄正兵局促不安地道:那天得到消息,双树村有一个大肚皮,我们怕她躲了,为了抢时间就从城里打了出租车赶回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