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第10页)
尧恩神色微动:“那天若非林相指点迷津,下官怕已沦为阶下囚。”
“你一向秉公执法,何错之有?”林佩轻叹一声,伸手去剥老死的树皮,“只是朝堂之上,是非曲直往往不是一时能论得清。”
永熙二十二年的银矿案震动朝野。尧恩时任地方按察使,办案屡遭掣肘,举步维艰。
林佩知道这场矿难是太子党为遮掩贪腐罪行而人为造成的,连续两次压下尧恩的谏书,却在看到第三道的时候动了惜才之心。
林佩私下找到尧恩,教他顺从君意借势打势,用手中证据为筹码与毓王谈判,最终保全百姓,将涉案之罪人伏法。
此案之后,尧恩对林佩感激涕零,誓死效忠。
尧恩去房中为林佩端茶。
林佩道:“律法乃国之命门,刑律不彰,则奸宄横行,良善受戮;刑律不明,则赏罚无章,善恶莫辨。魏蓼汀状元卷所提第四项弊病就是典法失修,这事,我本要与你长谈。”
他喝了口茶水,继续道:“然而眼下朝局却有失去平衡之虞,不容不理。”
“林相是指……”尧恩放下茶壶。
林佩从袖中取出信件:“工部近日挪用修筑河堤的款项在平北宣府修建军营,分明僭越兵部职权,更可疑的是这些军营的规模远超寻常驻军所需。”
信纸之上叶影斑驳。
尧恩细看,脸色愈发凝重:“如此规模,足以驻扎十万精兵。”
“所以我没有与你打招呼就来了,事情紧急。”林佩说道,“你立即派得力之人前往宣府,目的是查清实情,拿到证据,回来立案。”
尧恩道:“到哪一层?定什么罪名?”
林佩道:“他们已经挪了一百多万的银粮,按户部批的预算,还有半数在路上,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我们只有先截断通路,止住损失,下一步才能反击。”
尧恩道:“户部分管度支科的侍郎陶文治,工部分管营缮的侍郎何春林,这一层用吏律,治规避紧关情节朦胧奏准之罪,下面的知州、知县用工律,治擅造作之罪。”
林佩道:“可以。”
尧恩道:“都司衙门的人要不要治罪?”
林佩道:“兵律先不要碰,不然你会有危险。”
尧恩道:“是。”
林佩道:“这事好办吗?”
尧恩道:“林相放心,下官既不需要方尚书那般清正名节,也不比杜尚书家族庞大关系复杂,下官没有顾忌,做这件事是合适的。”
林佩笑了笑:“你还是这沉闷的性子,明知道不好办也不要帮助。”
尧恩道:“下官……能办好。”
林佩道:“晋北布政使李良夜的辖地距此不远,我与他通过气了,可以随时应援。”
尧恩舒了口气,感激道:“谢林相。”
风吹过,树叶簌簌作响。
“对了,还有一事。”尧恩顿了顿,问道,“这次需要一并把飞蓟堂查了吗?姚国公的案子结束之后,下官一直在等林相授意。”
“查是要查的,但这次用不上。”林佩道。
纸页被风吹起一角。
尧恩用手摁住:“可否说得再明白些?”
林佩道:“姚国公一案你也看到了,单提起飞蓟堂三个字便有多少官员因牵涉其中而为其辩护,这是一手后招,只能用于清算,不能先动。”
尧恩点头:“是,谢林相提点。”
林佩起身,重新披上狐裘:“天色不早了,你也早些回去,这地方阴气重。”走到门口又回头道:“交代刚才那个主事,今日我来,切莫走漏风声。”
“下官明白。”尧恩躬身相送。
走出大门,林佩又望了望天色。
云层缓缓挪动,比方才变了模样。
*
见过尧恩之后,林佩去了一趟杜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