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060(第17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石文道:“简直胡说八道,县衙的差役当夜都在城中巡逻,令牌也一块不少。”

农民道:“谁知不是你们事后再补上的?”

石文道:“那谁知你不是自己编故事,想让官府在收地的时候多给些抚恤?”

尧恩让所有衙役上交令牌。

却是这时,几个衙役支支吾吾涨红了脸。

一个衙役喘着气道:“不好了,大人,小的令牌……不,不见了。”

另一个低下头,把腰带摸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没有。

石文这时才慌张起来。

张济良道:“不要吵了,大胆刁民,就算衙役执法有不当之处,可你们明明看到是官差,却为何还要拿锄头去反抗,这叫什么罪,你们知道吗?这是犯上,罪加一等。”

农民瞠目结舌。

一问,一答,人声如穿石的水滴在狱中传响。

一个时辰后,案情审理完毕,纸上留满字迹。

双方在供状上签字画押,依律,闹事农民治殴本属长官之罪,判杖刑五十或赎银五十钱,徒一年,衙役治执法不当,遗失令牌,判革去官职,笞刑三十,罚银三十钱。

“这第一件事算是清楚了。”尧恩带众人回到县衙大堂,坐下道,“现在审第二件事,宣德县知县石文挪用工部钱款建造军营。”

石文被摘去乌纱,押跪在地。

尧恩道:“石文,宣德小县在两个月内支五十万两银固然不合理,但这事不会是你一人的责任,只要你把真账本交出来,说明这五十万两实际用于何处,签字画押,你的性命兴许还能保住,可如果冥顽不化,还想着替上司担责,那恐怕你全家都要受此牵累。”

石文咬着下唇,一言不发。

张济良道:“尚书大人,请你不要再逼问,都说了,这账归董都司管。”

尧恩道:“好啊,那今晚谁也不要睡觉,我们现在就去平北都司。”

——“倒是不必去了!董某来了!”

县衙门前传来如雷鸣般的脚步声,窗户咯吱作响。

几人看向外面。

董成骑马踏入大院,身后是披甲执锐的六百兵士。

一夜之间,小小的宣德县衙已经来了四路豪杰。

风云骤起。

尧恩坐在堂上与董成对峙。

李良夜和张济良一左一右坐在交椅上。

范泉大气不敢喘,紧紧攥着手里的笔,汗水打湿了册簿。

“尧冬青,你我各为其主,完成任务就好,不要互相为难。”董成跃下马背,“你奉林相之命来探查宣府实情,那就在这儿多留几个月,我陪着你一起查,等朝廷定下北防之策,我再恭恭敬敬送你回去,届时你到林相跟前怎么说都行,我担这个责。”

尧恩放下惊堂木,起身往外走:“董指挥使,尧某官至二品,没有身家背景,唯有忠义二字,来宣府之前,某已令家人备好白事,倘若四月不归,便是要用这条命去向陛下复命。”

风吹衣袍,哗哗作响,衬得那张清冷的面容尤为刚毅。

董成哈哈一笑:“你也不要吓我,当堂多少人作证,董某可没有碰你。”

尧恩走到平北都司的一名士兵面前,拔出对方鞘中刀,往手上一割。

说时迟那时快,血从手掌喷溅而出,惊了马。

董成瞪眼:“你!”

尧恩道:“董成,无兵部调令,你擅自带兵离营,伤朝廷二品官员,是谋大逆。”

这一刀伤口之深,深可见骨,鲜血淋漓。

尧恩面不改色,似乎一点没有痛感。

李良夜抢过范泉身后的笔,丢在地上,厉声道:“还记什么,快去给你的上司包扎伤口。”

范泉连连应是。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