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 19 章(第2页)
“父皇要杀鸡儆猴嘛,我也想去看。”二十皇子撇撇嘴。
“血呼啦碴的,看了会做噩梦的,你不怕了?”
“当然怕呀,但与我好奇不冲突。”
“……”
殷辛觉得二十皇子长到现在也挺不容易的,又怂又爱看热闹。
承安帝确实是在杀鸡儆猴,儆的正是朝中文武百官。
他不知道晏成祖究竟是哪个儿子,但不妨碍他提前为晏成祖铺路,他在警告百官恪守己身、不要试图走捷径。
从年龄推测,晏成祖现在至少已经年满六岁,但承安帝一点也看不出来哪个儿子有成为一代圣君的资质。
也许是晏成祖娶了个能干的皇后或者是有个好儿子为他在史书上粉饰……承安帝真的很担心晏成祖不像天幕说的那样优秀。
时隔多年,刻意以温和示下的帝王再一次露出了他锋利的爪牙。
许多人,尤其是大晏建国后入朝的那些臣子,才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他们的陛下不是锦绣堆里养出的太平皇帝,而是一刀一血杀出来的铁血帝王。
承安帝念在十九皇子是他儿子的份上给他们留了具全尸,但对四寇就没这么心慈手软了。
天幕虽没提到何敏才、解远和薛同方的具体身份,但百姓的目光是雪亮的,这年头租房子都要取得邻居同意,谁还不知道左邻右舍都叫什么名字?所以几人很快被扒出来交给了京兆尹。
四人很快在菜市口被处以极刑,其中杨执很光荣地担任了薛同方的行刑官,为“自己全家”报了仇。
承安帝清楚地知道四寇还不是四寇,他们还没有能力犯下滔天之罪。
但那又如何?
不杀了他们,难道留着几人在眼前晃悠恶心人吗?
若不是天幕说四寇把满朝文武杀了个遍,承安帝还不敢干脆利落地将他们杀掉,就怕引得朝中人心惶惶。
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天幕以后要是透露出谁犯了些事,他难道还能像晏缪帝那个糟心东西一样把人全杀了不成?
所以啊,四寇也算恶有恶报了。
如若天幕中的他们给文武百官留个活路,几人兴许就不用死了。
不,准确来说应当是三寇,奸宦邓奉无论如何都留不下一条小命。
本该在国子监苦读的詹九擎和唐铭章专门被承安帝拎出来观刑,一个脸色煞白,一个竟然看得兴致勃勃。
从益州远道而来的秦氏祖孙刚巧赶上了四寇的极刑,一进城就马不停蹄前去围观了。
奉承安帝之命护送祖孙二人进京的几名禁军将士很心累,这老爷子太能折腾了,可他们根本说不过他,只得由他去了。
承安帝得知后很是无奈,那家伙之前就是个无赖,如今更是个老顽童,当真能教好太子吗?当年就不该随便开玩笑。
承安帝很高兴与不“打”不相识的往年交会面,但在会面之前,承安帝先为不远千里赴约的七旬老人安排了一次御医会诊。
“老夫身子骨康健着呢,些许水土不服都没有,路上派来的那些御医还不够,到了京城又派御医来唧唧歪歪。”
秦弈兴:说这话前先把您脸上的笑收一收吧。
别看秦云峥年纪大了,身子骨还挺硬朗,只是有些正常的旅途疲惫,反倒是秦弈兴这个年轻人身上小毛病不少,需要好好调养。
御医的诊断出来,秦云峥的胡子翘得更高了。
秦弈兴:得,老爷子高兴就行,反正蹭了御医的他也不亏。
看到诊断结果,承安帝松了口气,他让祖孙二人好好休息了两天,才微服去驿馆与忘年交会面。
两人十余年未见,有很多话要说,一谈就是一整天,承安帝卡着宫门下钥的时间依依不舍地回了宫。
次日,承安帝正式召见益州名儒秦云峥,对其大加赞赏,当场授予“太子太傅”的荣誉。
听闻这个消息的殷辛为还没看着影子的晏成祖默哀。
太子三师一般只是授予重臣名誉称号,太子虽对其执学生之礼,但他们基本没很多时间教导太子,隔几日为太子上一上课都算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