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 15 章(第2页)
周范多冷哼一声,作为沙场里的老将,他自然也懂那句话的精妙,话糙理不糙,但凡晏缪帝的作战策略不是针对他们这些臣子的,他都要高看晏缪帝一眼。
【朝中敏锐的人已经闻到了风雨欲来的气息,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怀揣着一丝希望继续上疏,万一新君当上皇帝后只是稍稍叛逆了一下,万一真的是薛同方揣测上意而不是新君的本意呢?
但谁都知道这不可能,薛同方原本只是底层小卒,妹妹入了太子府得了新君宠爱后才慢慢成为中级军官,成为高级将领更是才几天前的事情。薛同方胆敢杀害诤臣,不正因为他背后站着皇帝吗?
退一步讲,假如几位诤臣之死真的是薛同方揣测上意而造成的,那么皇帝在听闻此事的第一时间就应当问责并惩处薛同方,都不必等到臣子上疏劝谏。
更令人心忧的是,上疏劝谏并没有用,天子全部都留中不发,其态度可想而知。】
周克礼叹气,当皇帝不顾一切开始昏庸的时候,臣子能做得了什么呢?
还好还好,一切都还没发生。
杨执嘟嘟囔囔:“我总觉得是那个薛同方挑事,要是没有他,情况可能没那么严重。”
杨执在军中曾经见过类似的人,那样的人近乎天生恶种,哪怕对他再好,他也不知感恩,只会像恶犬一般硬狠狠的盯着人,只记仇不记恩。
若他不发达还好,如他发达,管他恩人仇人都会遭殃。薛同方的行为就是这种人发达到极致后会做的事情。
【朝中臣子都是正常人,他们都是按照一般情况下朝堂默认的规则行事。君臣博弈嘛,何必争个头破血流,双方都过得去就成。
但晏缪帝不是正常人啊,这种深井冰的逻辑思维早跟普通人错轨了。
朝中潜规则,那是什么东西?晏缪帝只知道“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地一力降十会,用了一个月就把朝堂清理干净了。
也就是那时候没有世家,不然世家的私兵就有晏缪帝好受的。但缪帝也是好运,他有高祖为他专门清理过的独属于皇帝的兵权。
如果高祖泉下有灵,他肯定又后悔又痛苦,他死也想不到缪帝竟然调动军队去屠杀大臣,某著名疯子王朝的疯子皇帝都没这么癫。】
天幕所言过于耸人听闻,原来天幕之前所说的杀文臣武将竟然是这样的杀法。
出自曾经的簪缨世家的周克礼义愤填膺,尽管晏缪帝在位的时候他已经致仕甚至故去。
周克礼对世家本没什么执念,不然当年也不会投效货郎出身的承安帝。但当他听到晏缪帝只花了区区一个月就把满朝文武屠杀殆尽的时候,难以遏制的生起了重振家族的念头。
是啊,若是世家底蕴还在,朝中绝大多数臣子都应当出身世家,哪怕晏缪帝看朝臣再不顺眼,难道敢对他们动手吗?
哪怕事情还没有发生,承安帝依旧感到歉疚。如果不是他识人不清,将皇位交给晏缪帝,那么天幕所说的那一切都不会发生。
承安帝没有言语,只是站在祭坛高处,向诸位茫然无措、担忧愤怒的臣工们深深拜下。
怪不得天幕说那是会他最后悔的决定。如果他想的是给新君一些磨砺,不把军权完完整整地交付,说不定群臣遭遇不会悲惨如斯。
如果没有天幕,那些事七年后就会发生,不知有多少熟面孔倒在了缪帝和其鹰犬刀下。
哪怕现在什么都没发生,承安帝还是一阵阵地后怕。
帝王的垂首令人动容,众位大臣皆惶恐跪地,请求帝王不用自责。
周范多虎目含泪:“陛下,怎么会是您的错呢?您对我们这些老家伙多好啊!这么多年,您不曾亏待任何一个有功之臣啊!”
“朕终究是负了诸位。”承安帝苦涩地笑笑,连声请众大臣起身。
殷辛心情有些沉重,他是不是应该不过于追求清闲又平静的生活呢?
如果——
殷辛急忙停止自己的思索,现在想这些又没有必要,有天幕所说的晏成祖在,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再次强调,这是度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