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送钱上门(第1页)
其实在来和李强谈订单之前,苏联商务部方面就开过会。思考过中国现在的工业水平,觉得中国方面应该是无法满足苏联和加盟国的需求的。
所以中国肯定会寻求援助,苏联方面自己也拟定了一个援助的单子。
但是这份单子和李强提供的单子。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在金额上都天差地别。
“道理我都明白,我知道中国方面现在产量无法满足需求。我们苏联方面也愿意提供帮助。但是生产汽水,你们为什么需要一条卡车生产线?!”
“啊,因为运输啊!同志你想啊,汽水生产出来,那么多的数量。我们总不能让工人一箱箱的扛到火车站对吧。卡车总是需要的。”
“那火车头生产线又是什么?!”
“因为我们国家火车运力有限。以后产能扩大,苏联方面需求扩大。我们的火车就很有可能不够用。所以我们需要未雨绸缪。”
“那化肥厂呢?!这和生产汽水与膨化食品有什么关系?!”
“生产膨化食品需要土豆、大米、面粉。为了提高粮食的产量,降低生产的成本,让更多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能享受到这样的美食。我们自然需要许多的化肥厂来提高粮食产量啊!”
“那化工厂…………你是不是要告诉我,化工厂是为了生产食品包装袋?”“哎呀,您真聪明!”
李强竖起大拇指夸奖道。
反正李强打着扩充汽水与膨化食品产能的旗号,划拉了好几十个援助项目。
这和苏联一开始内定的几个援助项目完全不一样。
关键是中国方面虽然说是给钱的,但又并不是完全给。
中方希望苏联看在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的份上,苏联拉中国一把。这些生产线都以成本价折算给中国。
等到中国这边产能扩充了,再用汽水和膨化食品以正价抵债。好家伙,你们里外里要扒两层皮啊!
要是以苏联以这个价格援助中国:成本价给设备,零售价收汽水,那是亏到姥姥都不认识了啊!
所以苏联代表有理由相信,李强先生在从事外交工作之前,在中国从事的一定是银行劫匪这个很有前途的工作。
要知道,按照李强提出来的这个价格,那可比抢银行还来钱!
王稼祥大使在最开始得知李强的报价时也是惊的全身颤抖。
他不可抑制的惊呼道:“你这价格是要让中苏断交啊!”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嘛。我们做外贸的,要能豁出这张脸。”李强不以为意。
因为来之前,包括毛主席、周总理,还有那个年轻的李主任都和自己谈过话。
所有的话总结起来一共就一句话:说最软的话,办最狠的事!苏联人财大气粗,对中国卖的工业产品其实赚多赚少并不是很在意。
因为中国目前的体量太小,不值得他们引起注意。但是苏联人很要脸面,面子这东西他们是要十足十的。
所以马屁可以拍,使劲拍。拍出个一日千里,拍出个虎虎生风。
用彩虹屁把斯大林同志拍的迷迷糊糊,完全没有问题。
反正马屁不要钱!苏联人喜欢听吹捧的话,那就使劲吹,用力吹,大吹法螺。
苏联人想当大哥就让他们当大哥。但是要记住,一旦谈到钱就要亲兄弟明算账。
李强很清楚自己是带着使命来苏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