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章 殿试 文如惊雷(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说起来真是惭愧,俗人一个,就惦记著自己的荣华富贵。我死之后,管他呢!

要相信后人智慧,这就是一句屁话。眼下的问题不解决,留到以后解决,问题只能是更难解决。你作为当权者,觉得问题不好解决就先搁置?你自然是轻鬆了。

要不怎么说雍正才是盛世呢,康乾盛世这个说法,你问过白-莲-教么?问过那些卖儿卖女的百姓么?问过那些吃糠咽菜犹不能果腹的底层么?

(ps:隨口扯一句,《热辣滚烫》给我噁心坏了,学渣抄学霸,能不能劳驾那位財富自由的女士,弯腰看看真正的社会底层生活是啥样子?片名应该叫《减肥记》,通俗易懂。)

言归正传,孔照往后看,看到下半段的时候,慢慢的又坐了回去。

下意识的又看了一眼贾璉的位子,人已经出去嘘嘘了。

孔照的情绪渐渐的稳定,具体到措施的时候,贾璉没有继续开大,很好。

鬆绑工商,鼓励出海,解决失地人口生计,这些內容没有太大的毛病,爭议固然是有的,但不至於给天捅一个窟窿。有见识,但……,不对,人家读史书的,肯定知道王安石变法,不难想到徭役的问题,可以通过摊丁入亩来缓解。

嗯,贾璉甚至都没提到过王安石和张居正,真当人家的书是白读的么?

这个国家存在的问题,孔照能不知道么?心知肚明。

孔照看看自己就知道了,不算寒门,出身士绅家庭,家里有田数千亩,隨著他成为首富,最近家信里可说了,家中又增新田,千顷之地不远也。

只是换个单位,增加的数量惊人。土地兼併的问题,带来的就是失地人口的生计问题。运气好的,地主善待佃户,运气不好的,逼著佃户卖儿卖女,敲骨吸髓。

嘘嘘之后,贾璉轻鬆了一大截,正准备回去时,有內侍出现,端来铜盆热水净手。

贾璉在家也习惯了,客气了一句便把手洗了,擦乾后摸出二两银子递给內侍,表示谢过。

內侍笑嘻嘻的谢过后,对贾璉道:“贵人有请,进士老爷请隨奴婢来。”

贾璉心头顿时生出警惕之心,仔细的看看这个內侍不认识,想要走人时,但见小贵子出现了,冲贾璉微微一笑,行了个礼,也没说话。

贾璉这才放心道:“劳驾!”

本以为是承辉帝召见,不想跟著走了一段,来到一处偏殿,见到的却是一个宫妆女子。

如果不是小贵子在门口站著,贾璉肯定不能过这道门槛的。

元春主动开口解释,让贾璉安心。

“陛下许可,皇后也知道,实在是思念家中太甚,故而求陛下开恩。”

元春的话,贾璉是一个字都不信的,真实原因是贾璉送了银子,元春需要一个强力的外援,而不是贾家那种空包弹外援。王子腾是四大家的门面,不是贾家的门面。在外朝,王子腾好使,在內朝,真不好使。

贾璉就不一样了,能通过夏守忠来送银子,说明他对元春的处境有足够的了解。

这就不是贾政和贾珍能比的,这俩可就知道贿赂太监。

按照元春的理解,两千两银子能到自己的手里,贾璉付出的肯定不止两千两,至少四千两。贾家在关外一年的收入才五千两多一点。

“贾璉见过贵人!给贵人请安!”贾璉必须礼数周全,他给元春送钱,也是交易。

不存在什么姐弟之情,元春是贾珠和贾宝玉的姐姐,不是自己亲姐姐。

贾璉要让元春知道,她能得宠,不是因为她出身贾府,而是因为自己对皇帝有用。

元春也不傻的,承辉帝多次夜宿,激动的时候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得宠大概是因为贾璉的缘故,贾璉做了啥,她不知道,但肯定与贾璉崛起有关係。

当初那个假装摆烂,在族学里不肯好好读书的贾璉,如今已经站在了殿试的考场,能得到皇帝和皇后的首肯,允许元春见一面。这里头蕴含的信息量太大了,要知道这不是元春主动要求的,而是皇帝授意她,可以藉机见贾璉一面,裘世安会安排好的。

这充分说明了,贾璉还为步入官场,已然为承辉帝的宠臣。

这是何等的待遇!

(本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