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8章 一张白纸(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88章一张白纸

深蓝汉卡的gg打的如火如茶,隨著时间的过去,“深蓝汉卡,永不卡顿”这八个字逐渐传遍大街小巷,被人耳熟能详。

许多人谈起汉卡,下意识的就会提起深蓝,而並非联想。

联想一家独大的场面正在被动摇。

这说明林书平的gg轰炸打法还是很奏效的。

尤其他在《计算机世界》、《微型计算机》等报纸杂誌上刊登的gg,由於面向目標群体,这就使得许多计算机行业人群在考虑购买汉卡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物美价廉的深蓝汉卡。

其中就包括深城四通分公司。

早前,四通公司用的都是金山汉卡。

但其价格几乎跟联想汉卡差不多,都维持在四千元左右水准。

虽然购买的汉卡数量多会有优惠,但优惠幅度並不大,跟深蓝汉卡购买三块以上打七折根本无法相提並论。

这就使得价值两千多元的深蓝汉卡显得更加物美价廉。

不过整个四通公司,知道金山汉卡的人却並不多。

因为每一块金山汉卡在插入主机后,屏幕上显示的都不是金山的log0,而是四通,这一转变来源於在四通公司那位“搞电脑的”求伯君。

当初金山的张璇龙之所以发掘到求伯君,就是因为他发现四通所有的电脑汉卡启动时,金山汉卡的logo全被替换成四通的logo。

那时张璇龙就觉得四通有高人坐镇,仔细询问,才知道是四通人口中,经常提到的“搞电脑的”那位,其名就叫求伯君。

四通原本也是很珍惜求伯君这位人才的不过求伯君有严重的肝炎病症,四通曾为了给求伯君治疗了不少钱,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

四通总裁跟张璇龙接触,谈及求伯君,四通总裁开玩笑似的说,要不把求伯君给你吧?

虽然是一句玩笑话,但张璇龙最后还真把求伯君给挖走了。

说起张璇龙,就不得不提起其父张鎧卿,

早年张鎧卿在香港只是个杂工,早起晚归,收入微薄,但他不甘久居人下,於是在积赞了一些存款后,就打起了一些“危险”的主意。

张鎧卿的父母是模里西斯的华侨,每次回到香港,就会带一些最新的西方文明成果,诸如收音机、唱片、雪茄等等,让张鎧卿对当前世界的发展有了清晰的印象。

1952年,当铁幕升起,当西方世界在巴黎开会,决定对社会主义的东方实施禁运,並公布一系列的实体管制名单。

其中,晶片作为4號禁单的重点项目,就被列入严格管制序列。

后来,直到80年代,有记者去日本参加博览会,发现当时西方国家的展台上是新式冰箱、新式摩托、新式电视。

而中国的展台上则几乎全部都是唐宋风格的蜀绣、明清味道的瓷器。

那时就有外国人评价,中国人一直活在过去。

在此之前,张鎧卿就发现了这个现象。

並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

这个商机,根本无法抑制他躁动的心,更无法按捺。

所以他思来想去后,他准备去想搞一个东西百一一“巴黎统筹委员会协议”限制的违禁品晶片。

后来,国防工委的人对他讲,老是从你这偷偷摸摸拿晶片,终归也不是事。

“不如成立家公司,直接从你这买?”

於是在1978年,在香港闯荡了6年的张鎧卿,最终还是开办了自己的公司。

而名字早已想好:金山。

这个名字,是张鎧卿“鎧”字所拆,表达了一个普通客家人在香港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的朴素愿望。

想要金山银山的张鎧卿,很快便为国家的科技事业做起了专职的“代购”。

一来二去,张鎧卿便积累了一些红色人脉。

这为其子张璇龙往来內地闯荡,打起了坚实的基础。

1984年,张璇龙公开来到內地的首次行程,便是乘坐一辆总参车牌的苏联汽车驶进中关村,开车的司机,穿著一身翠绿的军装。

汽车慢悠悠地行驶在贯穿燕大、清华、人大的科颐路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