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0章 一名车手的职责(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270章一名车手的职责

美国大奖赛就和那场超大飓风一样,成为了席卷围场的话题。

当吴轼再次获得胜利的时候,人们才突然对车手世界冠军落在梅奔头上产生了怀疑。

25个积分,这已经不仅仅是汉密尔顿一人努力就能完成的翻盘了。

如果吴轼依然能够剑指第二,那么汉密尔顿就算全胜也无济于事。

这也是大部分媒体在预测世界冠军时表示无法判断的原因。

毕竟吴轼拿到第二,似乎并不算太难?

至少在先前的比赛中,吴轼基本不会缺席领奖台,而只要前方的车手出现任何失误,他就会进一步抓住机会,迈向更高的位置。

赛后,吴轼被迫营业,参加了些采访活动。

事实上,有几个媒体是无法拒绝的,比如说央媒和意媒。

央媒表达了要拍一期纪录片的想法,可这并非吴轼同意就行,还涉及到国际汽联、f1、威廉姆斯以及各方各面。

不过他们来找吴轼也是征求他的想法,吴轼当然点头同意,央视表示剩下的交给他们交涉。

威廉姆斯面对央视的邀约顾虑略多,做出的回复是需要考虑更多问题。

国际汽联和f1则不同,他们那边办事慢,需要等待回复,估计要拖一段时间了。

而另外一边,汉密尔顿和罗斯伯格也总是被媒体骚扰。

因为汉密尔顿在接住罗斯伯格扔过来的帽子后,并没有扔回去,所以大家关注的重点是赛道上罗斯伯格没有让车的事情。

罗斯伯格不得不多次做出回应,表示:

“我不是2号车手,在速度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让车是个很荒谬的事情。”

而汉密尔顿也表示:“我有信心凭借自己的能力拿到世界冠军,他不贯彻车队利益,是他的事情。”

这话多少有些不符合实际。

但两人现在已经形同水火,矛盾异常之大,互说狠话已经是最普通的争锋相对。

在大奖赛结束的第二天,托托在媒体的采访下表示:

“尼科的行为让我感到失望,我一直认为,一个世界冠军的诞生永远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个团队的事情,他游离于团队之外,很可惜。”

尼基·劳达也批评着罗斯伯格:“这是相当自私的选择,不应该是这样。”

两人炮轰罗斯伯格也是必然的,现在是争夺冠军的时候,你这样搞是置车队利益于不顾!

等到周三,罗斯伯格又在采访中说道:

“车队已经跟我聊过这件事情了,我没有更多的东西能够告诉你们,我只想说,我会尽到一名车手的职责。”

这话里话外也没有透露太多意思,大家也不知道赛后还将如何发展。

不过事后托托又在媒体面前表示:

“接下来的比赛,我们的目标是一二带回。”

同时,威廉姆斯开了个新闻发布会,表示将在下一站带来些升级。

威廉姆斯并没有对外公布具体细节,只指出是在轮胎管理方面、动力单元调校和ers上的优化。

这其实是克莱尔决定加入更多预算投入后产出的成果。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