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斗智斗勇岳女侠(第1页)
卷尽浮云月自明,中有山河影。
黄裳真的是有意思。
他一直专注於感知天地。
感知天地最基本的就是:专心。
他用了三个典故:“痀僂之承蜩,津人之操舟,梓庆之为鐻”。
三个典故均出於庄子中的《达生》
痀僂之承蜩,讲的是孔子適楚的故事。仲尼在路上遇见一个驼背老人捕蝉就如同在路上拾取一样容易。就询问老人缘故,老人的答案是:“天地很大,万物很眾,我却只知道有蝉。纵然万物变化,却不能改变我对蝉的態度,为什么我得不到蝉呢?”
津人之操舟,说的是顏渊问孔子说:“为什么有个摆渡的人曾经告诉我,善於游泳的津人很快就能驾船,善於潜水的没人却很难学会驾船?”仲尼的回答是:“津人適应於水而忘掉了水的存在,没人看待深渊若小山,翻船若倒车,对於外物过於看重,而让他们的內心变得笨拙。”
梓庆之为鐻(ju),是鲁侯问一个叫梓庆的工匠,为何他做的鐻能够让人惊嘆巧夺天工。梓庆的回答是:“忘掉一切,只留下木工的纯真本性,只认知木材的的自然天性,製成的器物『以天合天』。”
这就是黄裳在刻录《万寿道藏》时所悟的武学。
不,早期的基础武学。
並不是隨心所欲。
而是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关係,试图適应外物,试图让外物適应自身,黄裳认为,都会为外物所累。
“不適与適,两忘而意消,然后其心虚,其性明,生理於是乎尽矣”。
路平合上书卷,闭目沉思。
黄裳从养生而开始练气,由练气不自知地领悟內功。这是他的路径。
那么,老黄又是如何养生的?
他老人家说的更加玄妙:有我无我,有善无善,有智无智,有生无生,有形无形。
把握好这几重关係,是谓养生。
如何志与气,发作瓶瓮中。
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
或许只是一些废话吧。
……
正昏昏欲睡之时,却听得窗户外传来一阵铜铃的声音。
这是黄威教给他的,防备江湖侠客的小技巧,在窗户上安上一套铜铃,因为侠客们似乎总喜欢破窗而入。
路平心中一动,剎那间就变得清醒。
莫不是钓鱼之策生效,鱼儿咬鉤了?
果然一个黑衣人翻窗而入:“狗官,看剑……”
听声音,果然就是萨宛儿姑娘,岳灵珊女侠。
这岳女侠也是,明明都將自己装扮的那样丑,偏偏还如此爱惜自己的声音,连一点点变声的技巧都捨不得用。
今天她就得学会几个道理了。
来势汹汹。
可惜话音未落,头顶上掉下一张硕大的渔网,岳灵珊始料不及,下意识就要躲避。却如何能避得开。
“狗……”岳灵珊大吃一惊,挥剑急砍,哪里还能来得及。
路平早拉起总绳,將渔网越收越紧。
姑娘一开始还不停挣扎,现在已动弹不得。
路平起身,饶有兴致地打量著自己的战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