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央视专访(第2页)
王阳示意摄像开机,红色的录製灯亮起,“您知道吗?北电的师弟师妹们现在都管您叫'彭爷'。”
彭磊闻言轻笑,眼角泛起细纹。这个称呼让他想起学生时代,大家管班主任叫张爷的日子。
“第一个问题,”王阳翻开笔记本,“资料显示您是北电动画系的高材生,学生作品还拿过奖。为什么会选择拍恐怖片?而且还是偽纪录片这种小眾类型?”
彭磊端起茶杯,氤氳的热气模糊了他的面容片刻。“其实最开始,我想拍的是动画电影。”
他的目光越过摄像机,仿佛看向很远的地方,“年初在迪士尼实习时满一年时,我提交过一个企划案,《飞屋环游记》。”
“被拒绝了?”王阳敏锐地追问。
“比拒绝复杂。”彭磊的手指轻轻摩挲著杯沿,“创意总监马克很喜欢这个故事,但製片委员会。。。”
他做了个无奈的手势,“迪士尼不可能让一个实习生负责上亿美元的项目。”
摄像师適时推近镜头,捕捉彭磊微微下垂的睫毛。“这是好莱坞的游戏规则,我很理解。”
他抬起头,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所以我决定先积累资金和经验。恐怖片成本低、周期短,是最快的切入点。”
“但为什么是偽纪录片?”王阳身体前倾,“这种形式在现在还是很前卫。”
彭磊突然笑了,这个笑容让他瞬间变回那个在北电捣鼓实验短片的青年。“因为它最'真实'。”
他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一段家庭录像,“你看这段我表弟周岁宴的视频,摇晃的镜头,失焦的画面,观眾会本能地相信这是真实的记录。”
王阳凑近屏幕,画面上婴儿突然被什么嚇到嚎啕大哭。他倒吸一口气,“这確实。。。”
“比任何特效都嚇人。”彭磊合上电脑,“观眾越相信这是真的,就越害怕。而恐惧,是最容易引起共鸣的情绪。”
当话题转到《鬼影实录》仅1。8万美元的製作成本时,王阳的钢笔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墨跡。
“这还不够国內一部电视剧单集的盒饭钱。”
“我们用的都是二手设备。”彭磊翻开手机相册,指尖划过一张张照片:昏暗的器材店里,他正在测试一台老式dv。
深夜的7-11便利店,剧组人员歪歪扭扭地睡在塑料椅上;杀青时大家精疲力尽地躺在摄影棚地板,脸上却带著笑容。
“最贵的是女主角莎拉的片酬,2500美元。”他点开一张收据照片,“剩下的钱,连买床单道具都是去旧货市场淘的。”
王阳突然指著其中一张照片:“这是。。。汽车零件?”
“嗯,床单下的'鬼魂'装置是用报废的丰田警报器改装的。我们把它接在。。。”
他的解说被王阳的惊呼打断:“所以那个嚇哭全世界的镜头,成本不到50美元?”
“38美元。”彭磊纠正道,隨即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当然,现在说出来就没魔法了。”
会议室突然安静下来。透过玻璃窗,能看到华纳片场熙攘的人群,其中不少人正朝这个方向张望。
“说实话,”彭磊的声音突然轻了下来,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出《飞屋环游记》的旋律,“我没想到会这么成功。最初的目標。。。”
他停顿了一下,“只是希望赚够下一部片的启动资金。”
王阳敏锐地注意到,当彭磊说起“下一部片”时,目光不自觉地瞟向办公桌抽屉,那里露出素描本的一角,隱约可见女孩的模样。
………
王阳的钢笔在採访本上轻轻点了两下,墨水晕开成一个小蓝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