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第1页)
第43章
“我这就去。”
郑建军来不及多想为什么家里变得富裕,就只顾得上忙忙碌碌。
张翠花在案板上把鹅剁成小块,放到一旁备用,郑建军洗好的菜就拿过来了。
再切上点肉,放点葱蒜,炒出的菜就香得不行。引得郑建军在旁边转来转去。眼巴巴望着,总想着偷吃一口。
炒完菜,开始煮饭。这次只放了几个红薯,反而是米放的不少,煮出来的效果应该是浓稠类似焖饭。
张翠花淘米的时候,发现米上没什么灰尘,淘米水只带点乳白色,和之前姜韵宜淘洗时还要捡浮上来的秸秆之类的不同。
闷着米饭的时候,姜韵宜先一步跑进家门,身后跟着的是闷不吭声的郑大明。
媳妇半路上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喊了句‘坏了’,然后就猛地往家跑。郑大明不知所措,只能扛着俩锄头,抓紧跟上。
姜韵宜是想起来张翠花可能今天回来,进大门时,嘴里还絮絮叨叨,“翠花别是已经回来了,这连顿及时饭也不给她做,真是糊涂了。”
姜韵宜和郑大明也就在地里晃晃,除除草,不是什么着急事,不过是在家里一直呆着麻烦。
自从张翠花为老郑家讨几回公道,现在基本没人敢欺负他们了,所以他们也喜欢出去转。
姜韵宜心里着急。只有建军在家吃也就算了,他饿了还能自己烤个红薯吃,能吃红薯垫垫肚子他就高兴了。
可这不是翠花可能回来嘛?总不能让翠花也自己烤红薯。
进门之后,还没去厨房,姜韵宜先闻到一股菜香味,其中似乎还有猪油的味道。
闻着味进了厨房,果然在灶台上看到了盛着菜的盆,翠花手里拿着个盘子,盖到了盆上。
张翠花听到动静瞅了一眼,“回来了?”
就一句话让姜韵宜十分不好意思,“翠花啊,你从县城回来了啊,你看,娘也没给你做饭。”
郑大明放下锄头以后也跟了上来,俩老实人站在一块,像是在检讨。看的张翠花琢磨自己是不是很可怕,可怕到姜韵宜忘记做饭就自动罚站。
倒是郑建军发现张翠花盖上盘子,知道自己偷吃不了,收回视线准备继续去院里洗鹅毛。
路过姜韵宜两人的时候,诧异的看了他俩两眼,“爹娘,你俩干啥杵在这当门神啊?”
一点也察觉不
出爹娘心思的大孝子郑建军,从俩人之见插空出去了,还觉得今天的饭肯定超好吃,心里美滋滋的高兴呢。
张翠花不习惯别人用那种犯了错的眼神看着她,又不好明说他们小题大做,只道:“我昨天买了点东西,今天带回来了,你们看看还有什么少的吗?我记上下次买。”
得到吩咐,姜韵宜瞬间支棱起来,抓着郑大明去看。
结果别说有什么少的,就说那一大缸大米,就把姜韵宜吓得够呛。
姜韵宜连忙问张翠花,“翠花,这得多少钱啊,你还有钱吗?爱国这月工资不是还没邮过来吗?”
虽然之前姜韵宜把家里的钱基本给了张翠花,但是那也没多少啊。
大旱就是去年的事,快到秋收才算草草结束,秋收收了粮,这才没有饿死的人了。
粮价贵,再多的钱也存不住,全去黑市买高价粮了。所以给了一百块彩礼之后,老郑家一共就还剩下六十多块钱。
现在粮价贵,且缸里的米,一看就不是普通的米。
姜韵宜不是郑建军那个光知道吃的,她是正经做饭的,知道精米多贵。再买其他的东西,姜韵宜担心张翠花花的是她自己的彩礼。
其实张翠花是一直花那一百块彩礼呢。姜韵宜给她的六十多,她本来藏在墙洞里,用被子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