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9母亲(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她声音不大,却柔和地像是一阵风吹过水面,漾起一点点涟漪,却不掀波澜。

“加了莲子和红枣,冰着吃去暑。”她语气温柔,不多话。

周子恒喝了一口,点头:“真不错,比我姐……哎,比你妈以前做得好吃。”

陈夏低头,舀了一口送进嘴里,没说话。

吃完后,周子恒起身:“我带夏夏出去转转,买点东西。”

“好。”阮枝起身送他们到门口,又叮嘱了陈夏两句路上注意安全。

门关上后,屋内重新归于寂静,银耳汤的甜香尚未散去。

*

外面阳光正好,行人不多,街边商铺里飘出阵阵冷气。

周子恒和陈夏并肩走在步行街上,手里提着几袋新买的衣服。牛皮纸袋在阳光下泛着光,被风吹得轻微摆动,像一场被拉长的沉默。

“她……我觉得挺不错的。”周子恒忽然开口,像是随口一说,又像是酝酿良久。

陈夏没说话。

“其实她比你妈妈性子好太多了。”他顿了顿,像是歉意也像是释然,“你妈是我姐,我当然心疼她。可她太……太拧巴了。做什么都像要跟命过不去。你现在大了,应该能明白,她不是个适合带孩子的人。”

陈夏仍旧没回应。

她当然知道。她知道得太清楚了。

陈夏的母亲周子晗和父亲是在工作中认识的,那时候母亲还算风风光光,有工作,有抱负,也有一张漂亮倔强的脸。

可后来,她生下自己之后,身体垮了,工作丢了,屋子像个围城,困住她所有的梦想与力气。

她开始越来越沉默,眼神时常空洞,情绪反复无常。

医生说是产后抑郁,可在陈建川眼里,那不过是“矫情”。

家里总是很安静,安静得只剩下母亲的呼吸和阳台上那盆绿萝的沙沙响动。

父亲常年出差,电话也少,她像是在孤岛上长大,而母亲,则是那个岛上逐渐溺水的人。

那天,母亲又一次穿上了那件白裙子,对她说:“我们走吧。”

她牵着她的手,站在阳台前。

那一年,陈夏只有十岁。

她只是个孩子,什么都不懂,但是她害怕那个时候的妈妈,于是挣脱开妈妈的手,抱着那盆绿萝蹲在墙角。

周子晗看了陈夏一眼,眼泪流了下来,却没有说话。

然后——就跳下去了。

十五层楼,不见人形,只剩一片血色。十岁的陈夏抱着绿萝,一步步走到阳台前,从上往下看,妈妈已经变成了一滩血色的雾。

那也是第一次,陈夏第一次面对死这个字眼。从那之后,谁再说“妈妈”这个词,陈夏都想吐。

“我不是让你忘了你妈。”周子恒的声音温和下来,像是在试图引导她靠岸,“但我觉得,阮枝是真的对你好。不是为了你爸,也不是为了装样子。她就是把你当成自己的孩子看待。你能看出来的,对吧?”

陈夏终于抬头看他,唇线紧绷,眼里却出奇地平静:“我知道。”

她当然知道。

阮枝温和有分寸,做饭时会放轻脚步,夜里从不在门口打扰她。

她从不说“我是为你好”,也不假装亲昵地扮演“妈”。

她只是静静地、稳稳地存在着,在这个家里,像一盏总开着的小灯,什么都不说,却一直亮着。

陈夏甚至在想,如果不是因为自己是陈建川的女儿,如果不是因为命运捆绑,她可能不会有机会喜欢阮枝,喜欢到无法自拔。

章节目录